[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9573.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顾慧军;艾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钛酸锂 氧化 还原 石墨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碳包覆的二氧化钛,与锂源进行水热反应,可以减少钛酸锂在高温下的团聚,同时包覆的碳层与石墨烯化学性质类似,可以促进钛酸锂与石墨烯的复合,而且复合时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不仅可充分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而且可进一步提高钛酸锂与石墨烯之间的附着力,有利于石墨烯导电网络的形成。最后经气体氟化处理,不仅反应速度较快,氟化程度高,而且氟化均匀,因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未使用高浓度的酸和碱的条件下,不仅得到性能优异的产品,而且显著缩短了制备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锂材料一般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使用,其尖晶石型在锂离子嵌入脱出时晶格常数变化很小,称为“零应变材料”,因此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避免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和锂晶枝的产生。但是,钛酸锂作为一种绝缘材料,导电率低,倍率性能差,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胀气,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
为改善上述问题,目前有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包覆技术,如石墨烯包覆、碳包覆或金属氧化物包覆,既可以提高电导率,又可以减少钛酸锂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胀气的影响,二是采用离子掺杂,如氟、氮和金属氧化物掺杂,也可以显著提高电子导电率和充放电倍率。
在此基础上,Guorong Hu,Jilin Wu等提供了一种表面氟化处理的钛酸锂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Guorong Hu,Jilin Wu,Ke Du,Zhongdong Peng,Ming Jia,Hao Yang,Yanbing Cao,J.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79(2019)158-166】,其先采用二氧化钛与氢氧化钠混合反应,然后加入高浓度盐酸酸化,制备得到HTO纳米线,然后与氢氧化锂、GO反应得到LHTO/GO纳米线,最后经氟化、高温烧结得到F-LTO/rGO,其不仅包覆了均匀的石墨烯涂层,还经氟化处理掺杂了少量的氟,提高了电子传导效率,改善了产品性能。
但是,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不仅使用了高浓度的酸和碱,而且制备步骤较多,时间较长,工序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而且钛酸锂在高温下容易团聚,成品率低。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钛酸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碳包覆的二氧化钛、加入含有锂源的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钛酸锂材料;
(2)取钛酸锂材料、还原剂、氧化石墨烯在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反应,经高温煅烧,得到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
(3)取步骤(2)得到的钛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经气体氟化处理,得到改性钛酸锂/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碳包覆的二氧化钛与锂源摩尔比为1∶(1.2-2.0),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为钛酸锂材料质量的0.5-2%,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氧化石墨烯质量的20-50%。
优选的,所述锂源为选自氢氧化锂、氟化锂、碳酸锂、硝酸锂、磷酸锂、氧化锂、氯化锂、草酸锂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或乙醇。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选自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1)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15-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