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冻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9658.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王吉祥;吴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3;E02D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管道 桩锚支护 基坑 防护装置 第一端 端边 抗冻 中心轴线 开口 方向延伸 组件间隔 不相等 中心点 施工 变形 平行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冻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抗冻防护装置包括基坑主体、桩锚支护组件及高分子管道,桩锚支护组件围绕基坑主体设置;高分子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高分子管道围绕桩锚支护组件间隔设置,且多个高分子管道位于桩锚支护组件的远离所述基坑主体的一侧;高分子管道的远离桩锚支护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沿着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两端,以致高分子管道具有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所述第一端边和所述第二端边均与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二端边到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上述抗冻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能够避免桩锚支护组件发生变形,保证基坑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冻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大基坑不断涌现。在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类型中,由于桩锚支护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性和相对合理的工程造价等优势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基坑规模的不断增大,基坑的施工周期自然也会随之变长,特别是在北方季节性冻土区,由于过长的施工周期使一些基坑工程要面临越冬,在持续低温的环境条件下,土体中的水会从液态经过凝固变为固态水蒸气会从气态直接凝华变成固态,这种状态变化使得土体的体积膨胀,而土体冻胀产生的冻胀力会使围护结构产生变形,如果在对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不考虑支护结构在土体冻胀条件下所受到的影响,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冻措施,就会导致基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避免基坑施工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发生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抗冻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抗冻防护装置,包括:
基坑主体,
桩锚支护组件,所述桩锚支护组件围绕所述基坑主体设置;以及
高分子管道,所述高分子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高分子管道围绕所述桩锚支护组件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高分子管道位于所述桩锚支护组件的远离所述基坑主体的一侧;所述高分子管道的远离所述桩锚支护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沿着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两端,以致所述高分子管道具有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所述第一端边和所述第二端边均与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二端边到所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上述抗冻防护装置,包括基坑主体、桩锚支护组件以及高分子管道,桩锚支护组件围绕基坑主体设置,高分子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高分子管道围绕桩锚支护组件间隔设置,且多个高分子管道位于桩锚支护组件的远离基坑本体的一侧,高分子管道的远离桩锚支护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该开口沿着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至高分子管道的两端,以致该高分子管道具有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均与高分子管道的中心轴线平行,且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到高分子管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得高分子管道具有错缝接口,以致高分子管道具有可收缩性,进而冻土与桩锚支护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可以达到隔离冻土的效果,且高分子管道可以抵抗冻土的横向土冻胀力,保护桩锚支护组件,免于其发生变形,进而保证基坑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管道为PVC管、PP管或者PE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二端边之间的距离为3毫米-6毫米。
第一端边和第二端边之间具有距离,且该距离为3毫米-6毫米,从而可以保证高分子管道具有一定的收缩能力,且防止周围土体进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二端边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高分子管道之间的间距为40厘米-8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一基坑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柱补强结构及补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