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染色针织物剥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9937.7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蕊;谭业强;郝龙云;赵文玲;房宽峻;陈室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5/15 | 分类号: | D06P5/15;D06P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染色 针织物 方法 | ||
一种涤纶染色针织物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工艺:(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20℃处理15min,将处理液冷却后过滤;(2)在处理液中加入占常规用量70‑80%的剥色剂,充分搅拌溶解;(3)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其他助剂,对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针织物进行剥色处理。本发明利用生物抛光废水对分散染料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剥色,利用残留在废水中纤维素酶的作用,能降低剥色剂的用量,可达到将涤纶染色针织物高效剥色目的,并节省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染色针织物剥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大量用于服装衣料、床上用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涤纶纤维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本身不易产生褶皱,具有良好的热塑性、耐光性、弹性,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也具有良好的洗可穿性和稳定性。涤纶分子上仅含有一定的苯环、酯基、羟基等,没有其他极性基团,所以涤纶亲水性和染色性都较差。
分散染料与涤纶相容性好,在涤纶上的上染率高、染色牢度好,已成为涤纶纤维印染加工的主要染料。分散染料分子较小、结构简单,一般借助分散剂以细小的微粒分散悬浮在染液中。染色时,染料颗粒不能上染纤维,只有溶解在水中的染料分子才能上染纤维。随着染液中染料分子不断上染纤维,染液中的染料颗粒不断溶解,分散剂胶束中的染料也不断释放出染料单分子。
分散染料对涤纶具有亲和力,染液中的染料分子可被纤维吸附,但由于涤纶大分子间排列紧密,在常温下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涤纶是热塑性纤维,当纤维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纤维大分子链段运动剧烈,分子间空隙增大,染料分子可进入纤维内部,上染速率将显著提升。涤纶针织物用分散染料染色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高温高压染色法,染色温度在120-140℃,在密闭的染色设备中进行。随着染液温度的升高,染料上染速率大为加快,染料吸附量也大大提高。
高温下,染料分散稳定性会降低,染料颗粒容易凝结成粗大的颗粒或成焦油状液滴吸附在涤纶织物表面产生色点。另外,在涤纶纺丝成型或染色前的处理过程中,纤维各部分受热和张力等作用不均匀而引起的超分子结构不匀,会在染色时暴露出来,使涤纶针织物出现色花、色斑等染色疵病。此时,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用量的剥色助剂,在高温的条件下对染色织物进行剥色,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
生物抛光是一种生物加工,即利用纤维素酶对棉、麻、人造丝等天然和再生纤维素织物进行处理,通过与机械搅动力的有效配合,去除表面伸出的微细纤维,防止起毛起球现象的产生,赋予织物光洁的外观、柔软的手感等优良的服用性能,综合改善其外观和内在品质。纤维素酶完成抛光处理后,大多数酶残留在处理液中,随抛光废水一起排放,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生物抛光废水对分散染料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剥色,利用残留在废水中纤维素酶的作用,能降低剥色剂的用量,可达到将涤纶染色针织物高效剥色目的,并节省加工成本。
本发明包括以下工艺:
(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20℃处理15min,将处理液冷却后过滤;
(2)在处理液中加入占常规用量70-80%的剥色剂,充分搅拌溶解;
(3)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其他助剂,对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针织物进行剥色处理。
常规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20℃处理15min,在适宜的酸碱环境和高温条件下,纤维素酶的空间结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将发生调整。将处理液过滤可去除从纺织品表面脱落的较大杂质以及处理过程中的不稳定产物。随后,在处理液中加入市售的剥色剂,充分搅拌溶解,剥色剂用量可较常规用量缩减。剥色剂溶解后,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其他助剂,在纤维素酶与之共存的条件下对染色后涤纶针织物进行剥色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柞蚕丝针织布料恒温染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翻钻筛钻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