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0881.7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人;朱永安;孟庆磊;安丽;张志山;于振海;王兰明;张龙岗;付佩胜;董学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利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鳢 金黄色 制种 分离筛选 稳定遗传 性腺成熟 正常体色 自然水域 生长 体色 培育 应用 | ||
1.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水域采捕野生正常体色乌鳢,当年培育至性腺成熟;
(2)选择步骤(1)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作为繁育亲本,“一对一”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4)对上述步骤(3)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F1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并且将所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5)对上述步骤(4)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F3个体;
(6)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F3个体经过池塘培育达到2~3cm后,分离筛选得到部分金黄色乌鳢个体;
(7)将上述步骤(6)中分离筛选得到的金黄色乌鳢保留,利用冬季温室大棚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
(8)选择上述步骤(7)中性腺成熟的个体进行“一对一”繁育,得到金黄色乌鳢F4个体。
(9)将上述步骤(8)中获得的F4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5个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将上述步骤(9)中获得的F5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6,即可获得所述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野生正常体色乌鳢来自山东省莒县自然水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繁育地点位于山东省莒县(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乌鳢繁育基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黄色乌鳢个体体色呈金黄色,眼球呈红色。
6.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种得到的金黄色乌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08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鳜鱼的人工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尖翅燕鱼苗种高位池生态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