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0907.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高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林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9/02 | 分类号: | C01B19/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37258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连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颗粒 硒源 蛋白水解产物 氧化还原试剂 氧化剂 可溶性蛋白 生物利用度 亲和吸附 生物活性 直接混合 单质硒 还原剂 合成 覆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涉及有生物活性的单质硒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0‑100℃的反应温度下,使反应介质中的可溶性硒源和可溶性氧化还原试剂反应一段时间来制备的,所述反应介质中含有能亲和元素硒的大分子,选自可溶性蛋白或蛋白水解产物或它们的组合,所合成的颗粒的尺寸覆盖在20‑100nm的范围内。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范围为20‑100nm的硒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将硒源与还原剂或氧化剂按照1:10‑1:4比例,直接混合反应可以来制备稳定的超小尺寸硒颗粒,大分子通过硒和大分子的氮/氧之间的作用亲和吸附在超小硒颗粒的表面,这能保证超小硒颗粒在水溶液中能很好地分散,不聚集,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生物活性的硒颗粒相关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20-100nm粒径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及其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主要形式是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在一些酶反应中起到的催化作用,硒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用某些真菌和细菌还原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使之成为硒颗粒,这也是微生物解毒硒无机盐的代谢方式(参见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4,70,52-60,Structural spectral features of selenium nanospheres produced by Se-respiringbacteria)。被微生物解毒的硒颗粒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内和细胞外(参见上文),但这些硒颗粒是否具有被植物或动物或人体吸收利用的生物利用度,并没有研究报道。
虽然制备硒颗粒的方法已经被报导,但通过这些报道方法所生成的硒颗粒,由于颗粒表面没有修饰稳定分子,硒颗粒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它们易于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微米级颗粒。因此,制备稳定的、不聚集为微米级大颗粒的超小硒颗粒,进而保持这种硒颗粒的生物利用度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0-100℃的反应温度下,使反应介质中的可溶性硒源和可溶性氧化还原试剂反应一段时间来制备的,所述反应介质中含有亲和元素硒的结合大分子,选自可溶性蛋白或蛋白水解产物或它们的组合,所合成的颗粒的尺寸覆盖在20-100nm的范围内。
可选的,大分子与硒颗粒表面的硒原子发生亲和。
可选的,所述氧化还原试剂可以还原或氧化硒源形成单质硒。
可选的,所述与硒亲和的大分子可来源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粗消化提取物,硒结合大分子还应该包括任何形式的混合大分子和分子修饰,或消化的核酸-蛋白质的产物,以及它们的改性分子。
可选的,所述硒源可以选自如下硒酸和硒盐:H2Se03,H2Se04,Na2Se03,Na2Se,H2Se,Na2Se04,Na2SSe03。
可选的,所述硒结合分子以至少0.01%的质量比的浓度存在与水反应介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林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林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0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碲化铋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氮气提纯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