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系窑变釉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0931.1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斌;韩晓伟;陈春明;赵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3C8/02;C04B41/8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13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变釉 铜系 制备 底釉 坯体烧成 品茗茶具 日用餐具 溶出量 釉釉浆 检出 可用 面釉 施釉 釉浆 和面 制造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系窑变釉,其底釉的成分包括:SiO2、Al2O3、B2O3、Na2O、CaO、K2O、CuO、BaO、MgO,其它成分小于1份;面釉的成分包括:SiO2、CaO、Al2O3、K2O、B2O3、Na2O、ZnO、Ca3(PO4)2、TiO2,其它成分小于1份。本发明还提出上述铜系窑变釉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制备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2)施釉;(3)坯体烧成。在上述成分和原料以及制备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制成铜系窑变釉,满足人们对窑变釉色彩的进一步需求,该铜系窑变釉未检出铅和镉的溶出量,可用作品茗茶具和日用餐具装饰十分安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系窑变釉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窑变釉是陶瓷表面的装饰技术之一,其变化多端,色彩丰富,形态也最复杂的,我国古代大多数窑变釉都是偶然所得,很不稳定,很难被人们所控制,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特别是近几年窑变釉能够在日用餐具上,将艺术陶瓷实用化用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而现有的陶瓷花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本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专利文献(CN109081589A)中,公开了羽毛形窑变釉,其采用Fe2O3和MnO2作为着色剂,陶瓷黑色素作为着色修正剂,得到色泽为黑白相间、形如羽毛的窑变釉,满足了喜好该色泽的用户的需求,但该色泽的窑变釉品种仍然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喜好其他色泽的用户的需求,因而需要继续开发更多色泽的种类的窑变釉。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陶瓷的审美需求,首先提出一种铜系窑变釉,该铜系窑变釉的釉面为绿白(淡绿)相间,且制品中未检出铅和镉的溶出量,可用作品茗茶具和日用餐具装饰。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系窑变釉,按质量份计,底釉的成分包括:SiO2为61.5-66.5份;Al2O3为10.3-12.2份;B2O3为5.8-7.3份;Na2O为2.2-3.1份;CaO为3.5-5.5份;K2O为3.8-5.4份;CuO为2.8-4.6份;TiO2为2.3-4.4份;BaO为0.4-1.4份;MgO为0.3-1.2份;其它成分小于1份;
面釉的成分包括:SiO2为50.8-59.3份;CaO为5.1-6.3份;Al2O3为9.1-10.9份;K2O为2.8-4.5份;B2O3为3.4-4.8份;Na2O为1.8-2.7份;ZnO为9.0-10.6份;Ca3(PO4)2为0.3-1.1份;TiO2为3.6-5.3份;其它成分小于1份。
为了达到上述成分,在生产上述铜系窑变釉时,按质量份计,底釉的成分包括:长石22-28份、苏州土5-7、石英13-18份、方解石4-7份、钛白粉2.5-4.5份、熔块46-53份、工业氧化铜3-4.6份、黑色素0.5-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0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