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炉缸用浇注料及构成的高炉炉缸侧壁内衬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391.9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图;何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21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炉缸 质量百分比 浇注料 浇注 刚玉 侧壁内衬 原料组成 混合料 主体料 高炉 耐火材料领域 铝酸钙水泥 氧化铝微粉 抗侵蚀性 炼铁高炉 充填性 硅微粉 结合物 水蒸发 碳化硅 陶瓷杯 侧壁 衬体 内衬 砌体 炭砖 石料 沥青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炉炉缸用浇注料及构成的高炉炉缸侧壁内衬,属于炼铁高炉用耐火材料领域。该浇注料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组分(a)~(c):(a)主体料:74%~84%,(b)混合料:12%~17%,(c)结合物:4%~10%;所述主体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粒度5mm~10mm的刚玉料:20%~28%,粒度2mm~5mm的刚玉料:19%~27%,粒度0mm~2mm的刚玉料:24%~30%,粒度0mm~2mm的碳化硅料:18%~32%,35MF的蓝晶石料:1%~2%;所述混合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氧化铝微粉:58%~69%,硅微粉:18%~24%,球沥青:9%~16%,铝酸钙水泥:2.5%~4.5%。本发明高炉炉缸侧壁包含炭砖砌体、陶瓷杯和位于二者之间的用所述浇注料浇制的衬体,其在高炉径向上的厚度为100~300mm。本发明浇注料充填性优良、含水量少,消除了大量水蒸发时导致的孔隙,浇注成高炉内衬抗侵蚀性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铁高炉用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用浇注料及构成的高炉炉缸侧壁内衬。
背景技术
高炉炉缸目前所采用的炭砖-陶瓷杯内衬中,陶瓷杯壁耐火砖与炭砖之间的一种接合方式为设置0~10mm宽度的泥浆缝,另一种接合方式为设置~60mm宽度(约60mm)的浇注料或捣打料填充缝。由于这两种接合方式的技术缺陷,它们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炉的高效、长寿要求。(1)陶瓷杯壁耐火砖与炭砖之间的接合方式为0~10mm宽度的泥浆缝时,其主要缺陷有:①由于泥浆含有30~35%(质量百分比)的水,这些水受热蒸发时,泥浆缝中留下了大量的孔隙,熔融渣铁、煤气以及气态碱金属等极易通过这些孔隙到达炭砖;②当侵蚀介质接触到泥浆缝中的泥浆时,由于泥浆很薄、几乎没有抗侵蚀性等,侵蚀介质实质上就是直接接触到炭砖;③由于为人工涂抹填充泥浆,难以获得满意的泥浆饱满度,这也为侵蚀介质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条件。(2)陶瓷杯壁耐火砖与炭砖之间的接合方式为~60mm宽度的浇注料缝或捣打料缝时,其主要缺陷有:①由于设备安装、耐材砌筑误差所致,设计宽度为60mm的缝隙实际上常常仅有30~40mm,这种宽度的实际缝隙不能满足获得良好捣打质量的要求,加之人工捣打的质量也难以控制,缝中捣打料的最终密实度较低,为侵蚀介质渗入直接接触炭砖提供了便利条件;②碳素捣打料中的树脂、沥青、焦油等结合剂的挥发,降低了捣打料的致密度,也为侵蚀介质渗入直接接触炭砖提供了便利条件;③碳素捣打料抗熔融铁水、碱金属侵蚀的性能较低、且厚度薄,难以有效保护炭砖;即使采用刚玉质捣打料,由于料中塑性组分的抗侵蚀能力低、且厚度薄,也使得刚玉质捣打料填充体不具备良好的抗铁水、碱金属侵蚀性能,同样不能有效保护炭砖;④采用刚玉质浇注料时,虽然在浇注层的致密度、抗铁水和碱金属侵蚀性能方面较前述的捣打料有较大提升,但要获得良好的浇注质量,仍需要精心施工,施工难度较大;60mm厚度的浇注体也难以在陶瓷杯壁砖侵蚀后为炭砖提供较长时间的有效保护;此外,现有刚玉质浇注料中一般添加水泥成分,虽其性能优越于泥浆和碳素捣打料、刚玉质捣打料,但在现代高炉越来越高的高效、长寿要求下,仍需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
上述两种接合方式所存在的缺陷,导致陶瓷杯壁砖的保护功能下降、炉缸炭砖较早就受到直接侵蚀,进而降低了高炉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炉缸用浇注料及构成的高炉炉缸侧壁内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高炉炉缸用浇注料:所述浇注料按下述质量百分比组分(a)~(c)组成:
(a)主体料:74%~84%,
(b)混合料:12%~17%,
(c)结合物:4%~10%;
所述主体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
粒度5mm~10mm的刚玉料:20%~28%,
粒度2mm~5mm的刚玉料:19%~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