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473.3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科;孙友宏;王耀民;谢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J15/4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保护 密封腔体 压力平衡 储液腔 遥控电磁开关 密封系统 仪器设备 运动部件 环境腔 气体包 液压泵 主动式 自平衡 潜水 蓄能 插入密封 恶劣环境 密封部件 密封气囊 密封支撑 平衡储液 气体发生 气体药品 热电阻丝 智能 有压力 上端 护发 壳体 下端 损伤 体内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腔体和环境腔体,密封腔体设置在环境腔体的内部,密封腔体的内部下端固定有压力平衡储液腔,压力平衡储液腔内设置有蓄能气体包,压力平衡储液腔的上部出口与遥控电磁开关的一端固定连接,遥控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潜水液压泵固定连接,密封腔体的上端设置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的一端插入密封腔体内。本发明通过设置压力平衡储液腔、蓄能气体包、潜水液压泵、自保护密封支撑、自保护密封气囊、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自保护气体药品和自保护发热电阻丝,解决了现有的仪器设备密封部件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仪器设备容易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密封有两种:静密封和动密封。现有静密封主要有法兰连接垫片密封、自紧密封、0型环密封、胶密封、填料密封和直接接触密封等;动密封主要有毛毡密封、软填料密封、挤压密封、唇形密封、油性密封、涨圈密封、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和离心密封等。目前的所有动、静密封类型几乎能够满足工业设备和仪器的需求。然而,现有密封及技术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一是密封的等级受环境压力约束较大,即环境压力大则密封等级也得随之提高,受到空间和等级限制,难度极大;二是密封失效后,对密封腔没有补救或保护措施,密封腔中极易进入环境流体,腔体受到污染,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三是密封失效的检测相对滞后,有些密封问题造成设备工作效能下降或不工作,通过检查才能知道是密封失效所致;四是当密封体在复杂的受力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时其性能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在拉、压、弯、扭、剪等复杂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动静密封效果,在水、泥浆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其动静密封受到极大考验。如果要密封两部件中没有需要绝缘的器件,密封失效后更换密封件即可再次使用,不会对仪器设备造成太的损伤;但若密封的腔体中有较昂贵的电子元件、器件和电执行元件,必需要有专门的有效的密封手段和方法来应对,否则损失将十分惨重。因此,研究在复杂恶劣环境下的密封及技术十分必要,意义重大,故本发明设计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仪器设备密封部件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仪器设备容易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腔体和环境腔体,所述密封腔体设置在环境腔体的内部,所述密封腔体的内部下端固定有压力平衡储液腔,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内设置有蓄能气体包,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的上部出口与遥控电磁开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遥控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潜水液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的上端设置有运动部件,所述运动部件的一端插入密封腔体内,所述运动部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密封腔体外,且所述运动部件与密封腔体之间设置有动密封,所述运动部件的四周设置有自保护密封支撑,所述自保护密封支撑通过自保护密封支撑固定螺栓固定在密封腔体的上端面上,所述自保护密封支撑的内部设置有自保护密封气囊,且所述密封腔体的上端面外部盲孔内固定有环境压力传感器,所述密封腔体的上端面通孔内固定有密封腔压力传感器,所述密封腔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插入至密封腔体内,所述密封腔压力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所述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亦固定在密封腔体的上端面上,所述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内分别设置有自保护气体药品和自保护发热电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