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503.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虎;余申卫;王惠梅;姚永辉;王成辉;汪勇;曹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9/04;C08K3/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310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增强树脂材料 碳化硅复合 制备 质量百分比 环氧树脂 改性氧化石墨烯 改性碳化硅 耐腐蚀性能 碳化硅颗粒 氧化石墨烯 复合处理 耐磨性能 实施性 碳化硅 改性 | ||
1.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石墨烯0.2%-2%,碳化硅0.5%-3%,环氧树脂95%-99.3%,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步骤2、对碳化硅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碳化硅;
步骤3、将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和改性碳化硅进行复合处理,得到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将氧化石墨烯与乙醇混合,超声振动,得到石墨烯乙醇混合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乙醇混合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1wt%~0.5wt%;
步骤1.2、将有机分子修饰物与乙醇混合,超声振动,得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所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中有机分子修饰物的含量为20wt%~40wt%;
步骤1.3、将所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50℃~70℃,得到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将所述氧化石墨烯乙醇混合溶液加入到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乙醇混合溶液与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2:1~1:1,机械搅拌,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
步骤1.4、采用高速离心机收集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中的已改性氧化石墨烯,并用乙醇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和步骤1.2的超声振动时间均为30~60min,所述步骤1.3的机械搅拌时间为6h~10h,所述步骤1.4中乙醇清洗已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次数为3-5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取微米级和纳米级粒度的碳化硅颗粒,对所述碳化硅颗粒进行高温氧化烧结,将烧结的碳化硅块体进行球磨,并按其初始粒径筛分,得到处理后碳化硅颗粒;
步骤2.2、将有机分子修饰物与乙醇混合,超声振动,得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所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中有机分子修饰物的含量为20wt%~40wt%;
步骤2.3、将所述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50℃~70℃,得到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将所述处理后碳化硅颗粒加入到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中,所述处理后碳化硅颗粒与升温有机分子修饰物乙醇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300~1:500,机械搅拌,得到改性碳化硅混合溶液;
步骤2.4、采用高速离心机收集所述改性碳化硅混合溶液中的已改性碳化硅,并用乙醇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改性碳化硅,所述改性碳化硅包括改性微米碳化硅和改性纳米碳化硅,将所述改性微米碳化硅和改性纳米碳化硅分类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微米级碳化硅颗粒的粒径尺寸为15μm~30μm,纳米级碳化硅颗粒的粒径尺寸为40nm~6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化硅复合增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高温氧化碳化硅颗粒温度为1000℃~1200℃,氧化时间3h~5h;所述步骤2.2中超声振动时间为30~60min;所述步骤2.3的机械搅拌时间为6h~10h;所述步骤2.4中乙醇清洗已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次数为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