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扎线带张紧和切断工具的复合的张力和校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1619.4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T·J·迈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B65B13/22;B25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线带 切断 工具 复合 张力 校准 机构 | ||
一种用于扎线带的张紧和切断的手持式工具,其包括用于张紧扎线带尾的往复装置,在获得带尾的预选的张力水平时防止进一步张紧的锁定装置,以及从扎线带头切断带尾的切断装置。该工具包括张力调整系统和独立的校准机构。
本申请为CN 201580067574.3(国际申请号PCT/US2015/065364)的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1日,其发明名称为“用于扎线带张紧和切断工具的复合的张力和校准机构”。
相关申请
这是2015年12月11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US2015/065364的国家阶段申请,其要求2014年12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序列号62/091,004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式张紧和切割工具,尤其涉及用于张紧并且切割扎线带的改进的手工具。
背景技术
扎线带广泛用于各种环境和应用中。它们例如可用于捆绑多个细长的线、电缆或其它细长的物件。通过实例的方式,扎线带还可用于将细长的物件固定到刚性结构,或者用作软管夹。此类扎线带通常包括细长的尾部,其穿过整体的头部以围住待捆扎的物件,并且带尾通过扎线带头拉动以将细长的物件紧紧地捆扎成束。在带围绕该束张紧后,延伸出头部的带尾的剩余长度然后由接近头的该工具切断。带通常在高容量中应用并且应用于精确的张力。
许多目前可用的带张紧和切断工具的一个缺点是这些工具需要操作者在它们的扳机上施加过多的力,这在操作者仅安装相对少量的扎线带之后就会导致工具操作者疲劳。另外,许多现有技术带张紧和切断工具使它们的工具扳机以就在切断扎线带尾之前扎线带中获得的实际张力随着在工具操作期间操作者在扳机上的抓握位置而变化的方式机械地连接到张紧和切断机构。由于联动装置在张紧操作期间移动,所以依靠机械联动装置的工具通常就在切断之前将扎线带中的张力增加至高于预选值。这可以引起带在切断期间拉伸、削弱或断裂。
本发明可应用于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534,791、13/534,826、13/534,877、13/534,902、14/532,619和14/532,637中公开的扎线带张紧和切断工具,上述申请由相同的受让人拥有并且每个申请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避免上述缺点的手持式张紧和切断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选择性的张力调整系统以梯形螺纹凸轮和旋钮的形式设置以用于将预选的带张力选择性地改变为选择的张力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张紧并且切断扎线带的手工工具,其包括用于快速且可靠地选择多个预选的张力水平的可旋转的选择性的张力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在扎线带张紧和切断工具中的用于调整赋予至扎线带的张力的张紧系统,切断工具包括外壳和扎线带抓握机构,张紧系统具有张力调整旋钮,其具有至少一个在其上形成的狭槽和至少一个在其中形成的花键;环构件,其在第一侧上具有至少一个钝齿且在第二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棘爪,至少一个钝齿与至少一个狭槽可接合;旋转凸轮,其具有外螺纹以及至少一个在其上形成的镶嵌部分,至少一个镶嵌部分与至少一个花键可接合;固定凸轮,其附连到外壳并且具有与旋转凸轮外螺纹可接合的内螺纹;张力轴,其具有第一端,第一端附连到旋转凸轮;以及至少一个张力偏置构件,其附连到该轴和抓握机构。
张紧系统还可包括锁定闩锁,其附连到外壳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棘爪可接合的齿和附贴到固定凸轮的突出部,突出部与至少一个形成于环构件上的棘爪可接合。当接合时,锁定闩锁防止至少一个齿与棘爪脱离。
张紧系统还包括校准机构,校准机构具有形成于张力轴的第一端上的螺纹和位于旋转凸轮和张力调整旋钮之间的校准螺母,螺母包括用于接收张力轴的第一端的螺纹开口。张力偏置构件可包括弹簧、两个弹簧或多个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