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传感器反馈控制直线平夹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1632.X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伟;张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伟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1011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反馈 控制 直线 自适应 机器人 手指 装置 | ||
1.一种多传感器反馈控制直线平夹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包括上基座、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一指段、第二指段、近关节轴和远关节轴;所述近关节轴套设在上基座中,所述第一指段套固在近关节轴上,所述远关节轴套设在第一指段中,所述第二指段套固在远关节轴上;所述第一电机与上基座固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指段相连;所述远关节轴的中心线与近关节轴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该多传感器反馈控制直线平夹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还包括下基座、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控制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第三电机驱动模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近关节角度传感器、远关节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指段固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指段相连;所述第三电机与下基座固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上基座相连;所述上基座滑动镶嵌在下基座中;所述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的滑动方向与近关节轴的中心线垂直;所述近关节角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基座上,近关节角度传感器检测近关节轴相对于上基座的角度位置;所述远关节角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指段上,远关节角度传感器检测远关节轴相对于第一指段的角度位置;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下基座中,位移传感器检测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指段固接,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指段触碰物体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指段固接,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二指段触碰物体的压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外部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外部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号;所述近关节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远关节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第三电机驱动模块为结构相同的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引线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机的引线连接;远关节轴的中心线与近关节轴的中心线构成平面Q;远关节轴的中心线与近关节轴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在初始位置时位于最低点,位移传感器反馈的位置H在初始位置时为0,上基座向上运动方向为H的正方向;平面Q在初始位置时平行于上基座在下基座中的滑动方向,近关节角度传感器反馈的角度α在初始位置时为0,第一指段相对于上基座绕着近关节轴逆时针转动方向为α的正方向;远关节角度传感器反馈的角度β在初始位置时为0,第二指段相对于第一指段绕着远关节轴顺时针转动方向为β的正方向;所述控制模块运行控制程序;
所述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第一指段与物体之间的压力F1;
b)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第二指段与物体之间的压力F2;
c)如果压力F1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F10,则进行步骤d),否则进行步骤e);
d)如果压力F2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F20,则程序结束,否则进行步骤f);
e)如果压力F2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F20,则程序结束,否则进行步骤i);
f)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二电机反转,该转动使第二指段向物体靠拢,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
g)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第二指段与物体之间的压力F2;
h)如果压力F2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F20,则程序结束,否则进行步骤f);
i)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一电机正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
j)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二电机正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
k)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三电机正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
l)检测近关节角度传感器反馈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逆时针转角α;
m)检测远关节角度传感器反馈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顺时针转角β;
n)检测位移传感器反馈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H;
o)如果β-α大于2°,则进行步骤p),否则进行步骤r);
p)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停止第一电机转动;
q)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二电机反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并返回步骤l);
r)如果H-L(1-cosα)大于2mm,则进行步骤s),否则进行步骤u);
s)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停止第一电机转动;
t)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三电机反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并返回步骤l);
u)如果β-α小于-2°,则进行步骤v),否则进行步骤x);
v)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停止第一电机转动;
w)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二电机正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并返回步骤l);
x)如果H-L(1-cosα)小于-2mm,则进行步骤y),否则进行步骤a);
y)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停止第一电机转动;
z)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第三电机正转,延迟一段微小的时间Δt,并返回步骤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伟,未经张嘉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6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行程双自锁自动化零件抓手及抓取方法
- 下一篇:电池模组组装抓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