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680.9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姜山;汪星华;杨庆新;李明;赵景太;马靖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戴文仪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电阻 无线电能传输 阻抗匹配电路 匹配电路 阻抗匹配 可调电容 匹配 禁区 应用 | ||
1.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负电阻模块接入阻抗匹配网络中代替阻抗匹配网络中的可调电容,从而匹配位于匹配禁区的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阻模块的实现方法包括:主要由正电阻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第三正电阻,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二正电阻,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正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为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反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Π型阻抗匹配网络或T型阻抗匹配网络。
4.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电阻模块以及阻抗匹配网络,所述负电阻模块接入阻抗匹配网络中,代替阻抗匹配网络中的可调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阻模块主要由正电阻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第三正电阻R3,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二正电阻R2,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正电阻R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无线电能传输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为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反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Π型阻抗匹配网络或T型阻抗匹配网络。
7.一种基于负电阻的具有阻抗匹配功能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电源、电能发射部分、电能接收部分与负电阻阻抗匹配部分,所述高频电源连接电能发射部分,所述电能发射部分与电能接收部分通过调谐单元使谐振频率达到系统工作频率,进而完成电能的无线传输;所述负电阻阻抗匹配部分包括负电阻模块以及阻抗匹配网络,所述负电阻模块接入阻抗匹配网络中,代替阻抗匹配网络中的可调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具有阻抗匹配功能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包括励磁线圈、电能发射线圈与发射侧调谐单元,励磁线圈与电能发射线圈距离较近,通过变压器原理进行电能的传输;所述电能接收部分包括负载线圈、电能接收线圈与接收侧调谐单元,负载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距离较近,通过变压器原理进行电能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具有阻抗匹配功能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阻模块主要由正电阻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第三正电阻R3,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二正电阻R2,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正电阻R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负电阻的具有阻抗匹配功能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为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反Γ型阻抗匹配网络或Π型阻抗匹配网络或T型阻抗匹配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工业大学;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6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钢轨为传输介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 下一篇:无线充/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