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仰拱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688.5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东;冯现大;王庆祝;陈健;贾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白雪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内壁 仰拱 受力分析 仰拱施工 预制 测量 加工 现场混凝土 尺寸确定 基层处理 条件限制 现场作业 拼装 预设 浇筑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仰拱施工方法,包括:确定预设隧道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隧道的位置信息挖设土方以形成隧道;对形成的隧道的内壁进行基层处理;测量隧道的内壁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测量得到的隧道的内壁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仰拱的形状和尺寸;对隧道的内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将仰拱分为多个预制块进行加工;根据仰拱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受力分析的结果得出各个预制块的形状和尺寸以进行加工;在隧道的内壁上将加工好的各个预制块进行拼装以形成仰拱。本发明的隧道仰拱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隧道仰拱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容易受到现场作业条件限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仰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多采用钻爆法开挖,仰拱大部分采用现浇法施工,施工工艺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仰拱栈桥法,利用仰拱栈桥通行运输车辆,栈桥下方施工仰拱混凝土,改平行交叉为立体交叉施工,仰拱混凝土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均与隧道出渣运输互不干扰,既能满足隧道连续开挖施工,又能保证仰拱混凝土质量,是目前较为成熟、普遍采用的施工工艺,但这种方法需要现场对仰拱进行混凝土浇筑,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施工中对作业环境和天气具有要求,具有局限性。
另一种是利用隧道两次开挖出渣间隙开挖仰拱回填洞渣,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浇筑仰拱,待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出渣;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隧道开挖和仰拱施工的干扰问题,也不能避免隧道开挖和仰拱施工交叉影响,且由于初期混凝土强度不足,运渣车通行、碾压,会造成仰拱混凝土破坏,影响质量,现场使用较少。
隧道仰拱施工大部分在有水环境下作业,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且施工时需安装仰拱内模板,固定和施工都较困难,振捣强了模板容易上浮,振捣弱了混凝土不密实,故目前的隧道施工已无法满足现在隧道对施工的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仰拱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仰拱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容易受到现场作业条件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仰拱施工方法,包括:确定预设隧道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隧道的位置信息挖设土方以形成隧道,挖设隧道时边挖边进行支护;对形成的隧道的内壁进行基层处理;测量隧道的内壁的形状和尺寸,其中,尺寸至少包括:隧道的长度、跨度和高度;根据测量得到的隧道的内壁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仰拱的形状和尺寸,以使仰拱在安装后与隧道的内壁贴合;对隧道的内壁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得出隧道的内壁上受力最大位置点;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将仰拱分为多个预制块进行加工,以确保多个预制块拼装在一起后,相邻的两个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与受力分析中的最大受力位置点间隔设置;根据仰拱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受力分析的结果得出各个预制块的形状和尺寸以进行加工;在隧道的内壁上将加工好的各个预制块进行拼装以形成仰拱;在预制块进行拼装时,对相邻的两个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进行第一次防水处理;在预制块拼装完成后对仰拱进行第二次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第一次防水处理包括:在拼接缝处设置橡胶密封垫和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地,第一次防水处理包括:在预制块的侧面均匀涂抹1mm至5mm厚的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地,第二次防水处理包括:在隧道的内壁与仰拱之间填充水泥砂浆。
进一步地,仰拱的施工过程中预留注浆孔,以在仰拱的预制块拼装完成后,以0.5Mpa至0.6Mpa的压力向注浆孔内注入水泥砂浆。
进一步地,将仰拱在沿隧道的延伸方向上分为多个仰拱段进行预制块的拼装,各个仰拱段在拼装预制块时,在沿隧道的内壁的周向方向上,先安装隧道的中部位置处的预制块,然后依次安装两侧的预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