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858.X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葆良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段芳萼 |
地址: | 3258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电子束 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处理 催化氧化 电子加速器 电子束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预处理 系统处理效率 辐照反应器 资源化处置 辐照处理 辐照通道 后续处理 清水排放 水流形式 污泥减量 病原体 反应器 辐照区 无害化 重金属 薄层 除渣 回用 去除 抗生素 送入 技术水平 瀑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渗滤液除渣预处理、高能电子束处理和后续处理,其中所述高能电子束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渗滤液通过瀑布式反应器,送入辐照反应器;渗滤液以薄层水流形式,均匀的速度通过在辐照通道的中部由电子加速器形成的辐照区,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渗滤液进行辐照处理。本发明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提高了系统处理效率和清水排放标准,达到污泥减量、去除病原体、抗生素和部分重金属的效果,进而有效减低成本,有利于促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盐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有助于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相较填埋处理而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效果好,占用的土地资源少,逐渐成为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是最主要的二次污染物之一。其成分复杂,COD、BOD和重金属含量高。文献显示,我国生活垃圾热值普遍较低,含水率较高,因而渗滤液的产量较大,不宜采用国外直接回喷炉内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不具备直接回喷处理条件的焚烧发电厂来说,渗滤液的处理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在厂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站就地处理,二是运送至其他污水处理站进行异地处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的统一规范,一般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实际建设中,各焚烧发电厂根据其自身情况和经济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造成处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厂有渗滤液处理效果不理想、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渗滤液处理一般采用“预处理+中温UBF+A/O-MBR+UF+NF”工艺,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排入市政管网。目前每吨渗滤液的处理成本需要约20-60人民币,若后期使用MVR处理系统,还会增加成本。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渗滤液预处理需要面积巨大的调节池,土地成本高,混凝沉淀池只能实现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移,并没有实现彻底降解。
2、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同时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工艺设计较保守,处理效率不高,水力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成本升高。
3、渗滤液处理单元设备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定期、交叉对模块进行清洗,更换污泥,此举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分累积的问题;但是,该方法也增加了厂内设备维护费用,且不能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需寻找新的解决方法。MVR蒸发法处理膜浓缩液是现阶段较先进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浓缩液对污染处理系统的损害。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隐患,如浓缩液对设备内部的腐蚀较严重,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4、单纯的超滤膜分离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不显著,对色度和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未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渗滤液除渣预处理、高能电子束处理和后续处理,其中所述高能电子束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渗滤液除渣预处理后,将渗滤液通过瀑布式反应器,送入辐照反应器;
步骤S2:渗滤液以薄层水流形式,均匀的速度通过在辐照通道的中部由电子加速器形成的辐照区,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渗滤液进行辐照处理;
步骤S3:渗滤液经过辐照处理后远离辐照区,进行后续处理。
优选的,所述加速器的能量优选0.1-10MeV之间,辐照强度1-200Gy,辐照剂量不均匀度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葆良,未经陈葆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