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1961.4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帅;郑旭琴;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9/70;A61K47/46;A61P3/10;A61P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1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神经 病变 穴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和附着在丝瓜络载体层上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药,中药由下列药材按质量份制备而成:党参8‑12份,黄芪8‑12份,当归8‑12份,川芎8‑12份,白芍8‑12份,桂枝8‑12份,生甘草4‑8份,伸筋草15‑25份、透骨草15‑25份,吴茱萸2‑4份,艾叶8‑12份。本发明穴位贴制备方法简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配伍科学,药效显著。通过丝瓜络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更好的呵护皮肤防止过敏等不适症状。将丝瓜络穴位贴敷于涌泉穴和足三里穴上,敷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材,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用方便,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随着病程延长不断增长。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最终可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研究结果显示,5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而80%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最终会导致截肢。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淤血阻络为标。现有的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多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欠佳。
穴位贴敷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是以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一方面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止痛消炎、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全身调整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随着内服药物疗法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独特优点,它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根据经络理论提出的穴位贴敷疗法具有经络穴位的效应以及药物的经皮吸收双重治疗特性,药物刺激穴位,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并可激发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强化特定部位的药物浓度,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拓展了方法和思路。而且由于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
植物来源的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价廉、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葫芦科植物丝瓜干燥果实的维管束,又称丝瓜络、丝瓜筋等,就是这种优质的天然纤维素。丝瓜络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化学结构,其横断面具有多个空腔,空腔周围是多层纵横交错的网状纤维束结构;每丛纤维束又由许多单根纤维组成,单根纤维的内部空间分布着密级的洞孔,其独特的多孔性结构,吸附力和透气性强,具有良好的承载外在物质的作用。同时丝瓜络具有通络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良好药物载体和媒介,目前尚没有技术使用丝瓜络作为媒介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足三里穴,该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之功效,为全身强壮穴;三阴交穴,该穴是足三阴经(肝、脾、肾经)的交汇穴,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涌泉穴是肾气之起源,肾藏精主气,为先天之本。在这些穴位上,采用丝瓜络作为媒介,敷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材,达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探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包括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和附着在丝瓜络载体层上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列药材按质量份制备而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经通络泡脚液
- 下一篇:黄栀祛伤水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