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2403.X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32284 | 代理人: | 耿欣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corin 基因 dna 甲基化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及其在制备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包括与CORIN基因启动子区的2个DNA甲基化位点:Chr4:47841408和Chr4:47841314。所述试剂盒包括同时扩增2个DNA甲基化位点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本发明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可以为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药物靶点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及其在制备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1984-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曾依据“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方案”(简称WHO MONICA方案)在全球28个国家共40个研究中心组织调查了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WHO MONICA方案对脑卒中的定义为:急骤发展的局灶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24小时以上,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不包括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发病以发病事件计算,28天以内发病1次或多次计1次发病事件,28天后复发计1次新的发病事件。
脑卒中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现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每年给我国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2015年中国卒中协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结果显示,我国每年脑血管病新发患者约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脑卒中。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寻找并发现更多脑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干预靶点迫在眉睫。
利钠肽轴是机体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重要的心脏内分泌调节系统,在维持机体水钠平衡、血压稳定和能量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钠肽轴主要由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peptide,ANP)、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钠尿肽(C-typenatriuretic peptide,CNP)以及他们的受体构成。当血容量增加时,心肌细胞就会分泌并释放大量的无生物活性的心房钠尿肽前体(pro-atrial natriureticpeptide,pro-ANP),pro-ANP进一步活化为有活性的ANP并与其受体结合激活利钠肽轴,进而促进水钠代谢、降低血容量、扩张血管、促进能量代谢,从而维持心血管稳态。已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利钠肽轴尤其是ANP和BNP在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将无活性的pro-ANP和pro-BNP转化为有活性的ANP和BNP的蛋白酶就是调控利钠肽轴功能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们终于在1999年发现了pro-ANP的转化酶—corin。截至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了corin对心血管代谢的作用。基础研究和人群研究结果均提示,corin可能是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潜在干预靶点。作为连接基因与环境的媒介,DNA甲基化调控着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可以作为潜在的、可干预的药物靶点,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以影响该基因的转录、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因此,作为corin的编码基因,COR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抑制corin表达,引起corin缺乏,从而参与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及其在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组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在制备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CORIN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包括与CORIN基因启动子区的2个DNA甲基化位点:Chr4:47841408和Chr4:478413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