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点高效处理型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2453.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龙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极合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蔡瑞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新狮街道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处理 废气 隔板 高效处理 喷淋液池 扩散罩 脱硫塔 喷淋 脱硫 清洗 体内 隔板顶面 内部中空 塔体侧面 塔体顶部 向上运动 常规的 盒顶部 扩散腔 排出口 喷淋口 喷淋罩 输入管 伸入 塔体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点高效处理型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顶部为排出口,在塔体内中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喷淋液池,在塔体侧面设有伸入塔体内下部的输入管;所述隔板顶面中央固定有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包括内部中空的集中盒和固定在集中盒上方的扩散罩,在集中盒顶部设有集中管;本装置在进行脱硫处理时,废气先经过喷淋液池进行清洗,清洗后通过二次处理箱进行再次处理,在经过二次处理箱进行处理时,废气首先经过集中盒进行集中并通过集中管进入扩散腔内,废气通过扩散罩上的定点出口向上运动,同时通过喷淋罩上的喷淋口进行定点喷淋处理,区别常规的大面积喷淋方式,定点处理能够更为高效的实现脱硫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定点高效处理型脱硫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二氧化硫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我国已将二氧化硫列为一种主要的法规控制空气污染物,并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水平作为评价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80~90%来源于工业污染排放,所以脱硫塔作为工业烟气脱硫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应用非常广泛。
现有的工业生产中,湿法脱硫是技术最成熟的一种脱硫方式,主要有曝气和喷淋两种方式,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478294U提出了一种脱硫塔,利用多次喷淋的方式提高脱硫效果,但与现今大部分的脱硫塔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废气是呈大面积向上扩散的,喷淋的覆盖范围并不能保证废气与喷淋液的全面接触,从而无法保证脱硫的彻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点高效处理型脱硫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点高效处理型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顶部为排出口,在塔体内中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喷淋液池,在塔体侧面设有伸入塔体内下部的输入管,输入管用于将待脱硫的废气引入塔体内部,所述输入管呈“Z”字形,输入管位于隔板下方的一段水平管体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隔板顶面中央固定有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包括内部中空的集中盒和固定在集中盒上方的扩散罩,集中盒顶面和扩散罩均呈伞状,在集中盒顶部设有集中管,集中盒顶面和扩散罩之间为扩散腔,在扩散罩顶部设有多个定点出口,所述扩散罩上方设有喷淋罩,喷淋罩底面设有多个与定点出口一一对应的喷淋口,所述喷淋罩顶部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主体位于塔体外部,循环管另一端与喷淋液池内部相连通,在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所述二次处理箱侧面设有与其相贴合的回流箱,在扩散罩上开设有连接扩散腔和回流箱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扩散罩底部,所述回流箱内设有虹吸管,虹吸管尾端伸入隔板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塔体内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拦截网,在拦截网上方设有水平的滴液管,滴液管顶部具有与循环管相连通的延伸管,在延伸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为电控阀,在滴液管底部设有多个滴液口;所述滴液管两端设有管封,管封固定在塔体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进行脱硫处理时,废气先经过喷淋液池进行清洗,清洗后通过二次处理箱进行再次处理,在经过二次处理箱进行处理时,废气首先经过集中盒进行集中并通过集中管进入扩散腔内,废气通过扩散罩上的定点出口向上运动,同时通过喷淋罩上的喷淋口进行定点喷淋处理,区别常规的大面积喷淋方式,定点处理能够更为高效的实现脱硫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二次处理箱和回流箱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喷淋罩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极合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金华极合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