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2502.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7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春;尹述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设备 充电电压 电池充电 恒定的 充电 电池充电曲线 预充电阶段 充电阶段 电池共用 电池连接 开关电源 使用寿命 浮充电 预充电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与电池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预充电阶段:采取第一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预充电,直至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电压阈值;均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浮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第三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通过电池充电曲线控制充电电压及充点电流,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开关电源适应差异电池共用的能力,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相应的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部分,在我国信息传递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用户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通信业务量的增长,移动通信基站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已经刻不容缓。蓄电池是保障通信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关键设备,传统基站蓄电池建设成本是开关电源建设成本的3倍,因此加强蓄电池的管理,改善其使用状况,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蓄电池在基站建设的前期及后期存在以下问题:在蓄电池的实际配置中,考虑后期负载扩容需求,往往会出现蓄电池容量配置过高的的情况,这样虽然解决了蓄电池后备时间的问题,但也导致了电池投入成本过高、电池容量使用不充分等问题。电池容量使用不充分存在两个方面,一是配置的电池容量过高,增加投资压力;二是当电池容量不满足后备要求时,整组的电池就会被淘汰,蓄电池还有容量,但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蓄电池厂家多,型号多,给后续电池更新增添麻烦,体现在:“品种繁多,容量差别大,旧电池利用率低;若对原有电池组扩容,并联使用时必须是同品牌、同型号、同容量、同批次使用;为避免基站因扩容需要更换电池,普遍采用大容量电池;电池更换必须两组同时更换,电池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在通信电源机房中,电池共用管理器安装于开关电源与电池组之间,作为多组电池接入开关电源的合路装置,同时保证电池组之间无环流。电池共用管理器可控制各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保证每组电池平衡工作。充电方式可为多组电池共同充电或分组充电,放电方式则为多组电池共同放电,即各组电池组通过电池共用管理器同时向负载供电,电池组之间不允许有环流存在,应用于各基站的新建或改造。
现有的蓄电池组共用管理设备,采用TDM原理,时分复用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将充电时间进行划分,各充电回路在每一周期内占一固定间隙,由此实现各组蓄电池在不同时间间隙内共用同一套开关电源的充电电流,但电池长时间在高压下充电,会出现电池过温起包破裂、起火或爆炸等现象,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实际的浮充电压与规定的浮充电压不同时,免维护蓄电池的寿命会极大缩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相应的一种充电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与电池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预充电阶段:采取第一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预充电,直至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电压阈值;
均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浮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第三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均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还包括:
恒流充电阶段:使用第一预设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均充电阶段中,采用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还包括:
恒压充电阶段:使用第一预设恒定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中,当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二电压阈值时,进入所述恒压充电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