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雾度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2651.4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新;屈天一;李艳青;陈敬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雾度 导电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雾度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导电纳米线的分散液涂布于基底表面,退火后,在基底表面形成电极层,所述电极层的方阻为7-20Ω/□;
(2)在惰性气氛下,将混合PS微球的聚亚胺酸溶液涂布于所述电极层远离基底的一侧表面,所述PS微球的粒径为500nm-5μm,然后在80℃-90℃加热10-30分钟使聚亚胺酸固化,150℃-260℃加热20-60分钟使聚亚胺酸脱水缩合形成聚酰亚胺,310℃-450℃热20分钟以上,之后降至20-30℃,即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所述高雾度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导电纳米线为纳米银线,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20-40nm,长度为3-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退火温度为100-120℃,退火时间为5-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涂布之前,所述基底还经过臭氧预处理10-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毫升聚亚胺酸溶液中含有PS微球的质量为5-20m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混合PS微球的聚亚胺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含氟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得到呈棕黄色的聚亚胺酸溶液;所述含氟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1:0.95~1.05;
(S2)在惰性气氛下,向所述聚亚胺酸溶液中加入PS微球,混匀后得到混合PS微球的聚亚胺酸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极性非质子溶剂为DMF、DMAC、NMP、DMSO和THF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含氟二胺单体为HFBAPP、TFDB或6FOD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二酐单体为ODPA、6FDA或CBDA。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高雾度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亚胺薄膜以及嵌入其中的电极层,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中分布有若干空心结构,所述高雾度导电薄膜的电阻率为10Ω/□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6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