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4018.9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焦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晓亮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中创致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4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配套 安防破窗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包括破窗锥,第一蓄能弹簧,第二蓄能弹簧,转动筒和储物筒;所述转动筒转动镶嵌在盖板的中间调节孔内,所述转动筒与上限位转板、下限位转板上还设有呈环状的三组卡位杆穿孔,且下限位转板的外侧还连接有手轮柄;所述破窗柱的外侧端连接有破窗锥,所述破窗柱底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穿过调节卡板插入到导向筒内,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还套装有第二蓄能弹簧,所述调节卡板的中间焊接有第二调节杆。破窗锥可在第一蓄能弹簧以及第二蓄能弹簧的作用下,破窗力度增大,整体可拆装,便于恢复原位继续使用,可利用将安全带隔断,提高破窗逃出的效率,在夜间可利用求救手电筒照明与求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破窗工具、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尤其是空调车,其车窗多为全密封车窗,当车辆遇到危险情况时为了能够顺利逃生,车内都配备有安全锤,可是现有的安全锤使用时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在情急之下人们往往不能顺利破窗,破窗装置关键时刻关乎人身安全,一个不起眼的安全破窗装置,其效果却令人震惊。
因此,现有的破窗装置中通常采用一组破窗锥与蓄能弹簧,破窗的力度较小,破窗的效果也较差,在弹簧卡涩时,还容易使破窗锥失灵,结构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采用一组破窗锥与蓄能弹簧,破窗的力度较小,破窗的效果也较差,在弹簧卡涩时,还容易使破窗锥失灵,结构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破窗锥可在第一蓄能弹簧以及各自连杆上的第二蓄能弹簧的作用下破窗,破窗力度增大,整体可拆,便于在使用后恢复原位。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汽车配套的安防破窗自救装置中,具体包括:破窗筒,外接板,螺纹孔,螺纹柱,破窗孔,破窗柱滑动筒,卡槽,橡胶垫,破窗柱,卡条,破窗锥,第一调节杆,调节卡板,第二调节杆,卡位杆,盖板,紧固孔,中间调节孔,导向筒,挡板,第一蓄能弹簧,第二蓄能弹簧,转动筒,上限位转板,下限位转板,卡位杆穿孔,转动手轮柄,储物筒,求救手电筒和割刀;
所述破窗筒的内部连接有三组相切的破窗柱滑动筒,且破窗柱滑动筒的内壁上设有三组卡槽,所述破窗筒顶端外侧设有两组外接板,且外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破窗筒的顶端面上设有三组与破窗柱滑动筒相对应的破窗孔,且破窗筒的底端面上连接有螺纹柱;
所述转动筒转动镶嵌在盖板的中间调节孔内,且转动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转板与下限位转板,所述转动筒与上限位转板、下限位转板上还设有呈环状的三组卡位杆穿孔,且下限位转板的外侧还连接有手轮柄;
所述盖板的外端侧设有螺纹柱穿出的紧固孔,且盖板通过紧固孔螺纹柱上的螺母固定在破窗筒的底端,所述盖板的内侧端设有三组导向筒,且导向筒的顶端连接有挡板;
所述破窗柱的外侧设有三组卡条并滑动卡在卡槽内,且破窗柱的外侧端连接有破窗锥,所述破窗柱底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穿过调节卡板插入到导向筒内,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还套装有第二蓄能弹簧,所述调节卡板与第一调节杆为固定焊接,且调节卡板的中间焊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焊接有三组卡位杆,且卡位杆可向下穿出卡位杆穿孔并使第二调节杆向下穿出转动筒。
进一步的,所述破窗筒的内部滑动装设有三组破窗柱以及破窗锥。
进一步的,所述破窗孔的内径与破窗锥最大端的直径相同,且破窗孔的内径小于破窗柱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破窗柱滑动筒的中心与相对应破窗孔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且破窗柱滑动筒的内侧端粘贴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破窗柱滑动筒的内径大于破窗柱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晓亮,未经沈晓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4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