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铁氧体以及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5727.9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雷成龙;涂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636 | 分类号: | C04B35/636;C04B35/632;C04B35/626;C04B35/622;C04B35/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铁氧体 以及 生物 粘结 成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永磁铁氧体以及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成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海藻酸钠;S2制备浓缩料;S3制备成型用料;S4压制成型;S5烧结成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因使用樟脑而造成的对人身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其价格远低于樟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烧结出的永磁铁氧体具有同等的磁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永磁铁氧体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压异性永磁铁氧体生产中,为了使磁性颗粒的取向度好,要求磁性粒子之间的摩擦系数小,即要求粒子之间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润滑性;同时为了达到生坯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又要求粒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单纯的铁氧体粉料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成型粘结剂。目前工业生产中基本是使用樟脑作为粘结剂,硬质酸钙为成型辅助剂,樟脑在常温下容易挥发,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若工人大剂量接触,会造成心脏活动麻痹,引起严重的痉挛。
发明号为201310077165.4的专利发明“一种干式异方性锶铁氧体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以合成蜡作为粘结剂来代替传统的樟脑粘结剂。但这种方法在批量生产的时候,蜡的融化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因此不利于工业生产。
研究与开发低成本、环保且高性能的干压异性永磁铁氧体的新型制备技术十分重要。海藻酸钠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增稠性好,成膜性好,凝胶强度高,成丝性好的优点。海藻酸钠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可充分发挥其粘结性,辅助硬脂酸钙增加铁氧体磁性粒子之间的润滑性,而且高温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无味,无毒,有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使用海藻酸钠作为粘结剂,硬质酸钙为成型辅助剂,均为环境友好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可避免因使用樟脑而造成的对人身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其价格远低于樟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烧结出的永磁铁氧体具有同等的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海藻酸钠,将海藻酸溶解于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为7,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抽滤得到滤液,在滤液中加入乙醇,将析出的固体产物过滤,球磨,得到海藻酸钠;
S2制备浓缩料,选取预烧料细磁粉,将预烧料细磁粉与海藻酸钠混合,其中海藻酸钠占5-25wt%,预烧料细磁粉占75-95wt%,混合搅拌时均匀加入1-2wt%的雾化水,混合搅拌均匀后用高速分散剂打散;
S3制备成型用料,称取步骤S2所得浓缩料和预烧料细磁粉以质量比1:9混合,再加入该混合物重量0.4-1.2wt%的硬脂酸钙,混合搅拌均匀后用高速分散剂打散;
S4压制成型:将步骤S3制备的成型用料一次取向成型为毛坯,压制压强≥40MPa,取向磁场≥8000Oe;
S5烧结成型,将步骤S4中制得的毛坯放在推板窑上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280℃,保温时间为90min。
优选地,在上述永磁铁氧体用生物质粘结剂成型方法中,步骤S1中得到的海藻酸钠的粒径<80μm。
相应的,还公开了一种永磁铁氧体,采用上述方法制备。
海藻酸钠分子式为(C6H7NaO6)x,主要由海藻酸的钠盐组成,由β-D-甘露糖醛酸(M单元)与α-L-古洛糖醛酸(G单元)依靠β-1,4-糖苷键连接并由不同比例的GM、MM和GG片段组成的共聚物。
海藻酸钠为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粒径<8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5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