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稳定液、蛋白校准品、试剂盒及检测蛋白校准品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5954.1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294B9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饶微;袁锦云;刘坤;刘来壮;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路秀丽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稳定 校准 试剂盒 检测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稳定液、蛋白校准品、试剂盒及检测蛋白校准品稳定性的方法。其中,该蛋白稳定液包括基础稀释液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多元醇,基础稀释液包括蛋白缓冲液。通过在维持蛋白结构基本稳定的蛋白缓冲液的基础上,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多元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破坏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氢键等非共价键,解聚蛋白质聚合体,从而防止蛋白质之间的团聚,增加蛋白质的分散性,避免蛋白质在溶液中因长期保存发生聚集变性而失去其特定的功效;而多元醇类物质,能够改善蛋白微环境的极性,在蛋白表面形成水化膜,提高亲水性,抑制其团聚。而且,二者联用后的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抑制蛋白团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蛋白稳定液、蛋白校准品、试剂盒及检测蛋白校准品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在医药,科研,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蛋白质的稳定性是其应用需要关注的重要性能之一,也是其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诸多因素会影响蛋白质保存的稳定性,主要有团聚作用、氧化作用、极端pH、重金属离子和机械力等。大量的蛋白质由于其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蛋白质在保存过程中需注意以上因素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部分蛋白质,尤其是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α-突触核蛋白等,由于其分子内存在高度疏水区域,且易形成β片层结构(β片层结构又称β折叠(β-pleatedsheet)。β折叠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在β折叠中,两条以上氨基酸链(肽链),或同一条肽链之间的不同部分形成平行或反平行排列,形成β折叠。β折叠中,蛋白质相邻肽链主链的N-H和C=O之间形成有规则的氢键,在β-折叠中,所有的肽键都参与链间氢键的形成,氢键与β-折叠的长轴呈垂直关系,β折叠靠键间氢键维持稳定),容易发生团聚,形成聚集体,影响其稳定性,从而制约了对该类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提高此类蛋白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也有报道将其制备成冻干粉以提高稳定性,但这些方法仍未解决此类蛋白在液体状态时的稳定性。因此,仍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此类易形成β片层结构的蛋白在液体环境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稳定液、蛋白校准品、试剂盒及检测蛋白校准品稳定性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此类易形成β片层结构的蛋白在液体环境中容易团聚而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蛋白稳定液,该蛋白稳定液包括:基础稀释液,基础稀释液包括蛋白缓冲液;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多元醇。
进一步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磷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地,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为R-SO3-M所示,其中,R为碳原子数为10~15的烃基,M为碱金属中的一种;更优选地,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优选地,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为R-O-SO3-M所示,R为碳原子数为10~15的烃基,M为碱金属中的一种;更优选地,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优选地,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为R-COO-M所示,其中R为碳原子数为10~22的烃基,M为碱金属中的一种;更优选地,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优选地,磷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为R-O-PO3-M所示,R为碳原子数为10~15的烃基,M为碱金属中的一种;更优选地,磷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单十二烷基磷酸钠。
进一步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蛋白稳定液中的质量含量为0.005%~0.1%,优选为0.005%~0.01%。
进一步地,多元醇为碳原子数为3~12的多元醇;优选地,多元醇为甘露醇、甘油、海藻糖或山梨醇;优选地,多元醇在蛋白稳定液中的质量含量为5%~50%,更优选为10~40%,进一步优选为15~30%。
进一步地,基础稀释液还包括BSA、防腐剂及电解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5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