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5964.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宋天喜;李良才;李洪景;朱艳泽;仇志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04;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组织 再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包括致密层和疏松层,在将致密层和疏松层复合后,还对复合后的材料依次进行辊压成形和交联处理。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矿化胶原纳米颗粒的步骤;(2)制备致密层的步骤;(3)在致密层的表面制备疏松层的步骤;(4)辊压成形的步骤;和(5)交联的步骤。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更佳的操作性能及组织修复性能,即在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韧性、组织修复性的前提下,其力学性能更佳,吸水后溶胀率降低,降解周期与新生骨组织的生长周期更加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引导组织再生的概念首先由Nyman等提出,它是指依靠机械屏障等作用,选择性地引导细胞向受损伤的部位附着、增生,达到组织修复目的。在骨科重建手术中,植入屏障膜来组织结缔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原则上,屏障膜与骨缺损周围的骨表面直接接触,骨膜则位于屏障膜的外表面。粘骨膜瓣随后复位缝合,形成一个只有周围骨组织细胞可以进入的隔离空间。在口腔外科程序中,应用屏障膜已经成为引导骨再生(GBR)、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牙周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以及在种植体植入之前或同期进行骨增量程序的常规方法。
目前,有多种屏障膜供医生用于GBR和GTR治疗,医用引导组织再生材料可分为生物可降解和不可降解材料两大类。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Nyman,Gottlow及Becker等人相继对不可降解材料聚缩醛、聚四氟乙烯、硅酮膜等进行了研究,这类材料虽然与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也存在较多的缺点:(1)不能被组织吸收,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材料,增加了创伤机会;(2)不可吸收膜存在提前暴露的显著风险,可能导致创口感染并继发骨再生不良的结果;(3)不可吸收膜因其刚度和疏水性等,术中必须用螺丝钉进行固定。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材料。由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选择性地引导组织等受损部位组织再生后,材料完全降解或被组织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材料,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且手术方便,是一类较理想的新材料。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膜需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合适的降解速率,以充分保证组织再生的空间,同时还应具有柔韧性以便于操作。
80年代后期天然胶原材料逐渐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并己形成了多种胶原为主的引导组织用材料。尽管认为胶原膜具备更高的组织相容性,但其机械性能较差,通过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的酶解而迅速生物降解,使其屏障效果差。为了延长胶原膜的屏障功能,已使用多种交联技术进行处理,例如紫外线照射、戊二醛、叠氮磷酸二苯酯、二异氰酸酯等进行交联,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戊二醛,但据报道在加工过程中有残留的细胞毒素。
申请公布号为CN106492283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且具有一定诱导骨生产及隔离周围软组织作用的双层结构的引导组织再生膜,但是该材料贴附性相对较差,其降解周期较短,且水化后有一定程度的溶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更佳的操作性能及组织修复性能,即在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韧性、组织修复性的前提下,使其力学性能更佳,吸水后溶胀率降低,降解周期与新生骨组织的生长周期更加匹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包括面向骨膜的致密层和面向骨缺损区域的疏松层;所述致密层由I型胶原构成,表面光滑;所述疏松层由I型胶原和矿化胶原纳米颗粒复合而成,内部为多孔状结构,在将致密层和疏松层复合后,还对复合后的材料依次进行辊压成形和交联处理;优选地,进行交联处理时所用的交联液浓度为2~30mmol/L的交联液,交联剂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优选地,所述致密层的密度为0.7~1.5g/cm3,优选厚度为0.15~0.35mm;和/或
所述疏松层的平均孔径为20~100μm,孔隙率为30~50%,优选厚度为0.05~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奥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5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促进骨骼生长且能完全被骨骼吸收的骨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吸奶喂奶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