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及其配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6122.1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王刘芳;祁炯;宋玉梅;翟玥;赵跃;林福海;刘子恩;俞登洋;朱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5/02;B01F15/00;B01F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容变压 进气管路 大流量 变压 分压 电气设备 混合气体 配气系统 输出管路 定容 并联设置 气体配制 混合罐 增压 充装 充气 加压 配制 输出 | ||
1.一种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定容混合罐、变压输出管路结构;多个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呈并联设置,经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变压后的气体在所述定容混合罐中混合,所述变压输出管路结构用以将混合后的气体进行加压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包括进气管路结构、分压缓冲管路结构,所述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包括进气管道、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进气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包括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缓冲罐、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分压缓冲管道;、
所述分压缓冲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分压缓冲管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缓冲罐、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均设置在所述分压缓冲管道上;其中,所述比例阀、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与所述缓冲罐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定容混合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分为两组,包括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其中,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上端或者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下端或者底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容混合罐的顶部或者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在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底部或者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
所述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伸入至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内部并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伸入至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内部并向上延伸;
在所述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中伸入至定容混合罐其内部的一段以及在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中伸入至定容混合罐其内部的一段均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自上而下间隔分布在对应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还包括抽真空管路结构;所述抽真空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真空泵;
所述第二管道的进气口、第三管道的进气口分别与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中的缓冲罐连通、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中的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气口、第三管道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真空泵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组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中的缓冲罐以及所述定容混合罐连通;所述第五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容混合罐上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叶片、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的连接端连接,所述转轴的搅拌端伸入至所述定容混合罐中,所述叶片安装在所述转轴的搅拌端上;
多组所述叶片自上而下间隔分布在所述转轴上,每一组叶片均包括多片叶片本体;在同一组叶片中,相邻两片叶片本体之间的夹角相同,所有叶片本体形成圆周分布;或者,所述叶片包括多片叶扇,相邻两片叶片本体之间的夹角相同,所有叶扇形成圆周分布;在每一片叶扇上均开设有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