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6502.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圣密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23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饲料 养殖 酵母菌 竹黄 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养殖 饲料转化率 下脚料 池水处理 石榴籽粉 饲料投放 养殖饲料 营养需求 重量份数 白扁豆 地瓜粉 海带粉 鸡肉粉 莱服子 鱼粉 陈皮 豆粕 菌菇 放养 喂养 投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下述步骤:塘口整理;池水处理;鲈鱼的放养;饲料投放:投放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喂养量占总鱼重的0.1~0.8%,所述人工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豆粕20‑30份、地瓜粉10‑20份、鱼粉50‑60份、鸡肉粉20‑30份、菌菇下脚料10‑20份、海带粉10‑15份、陈皮10‑15份、白扁豆粉10‑15份、莱服子9‑13份、石榴籽粉9‑15份、竹黄酮5‑10份、酵母菌3‑6份。本发明养殖的鲈鱼营养价值高,并且养殖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能满足淡水鲈鱼高密度养殖的全部营养需求,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效益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从鲈鱼的生活习性中,我们可以得知,鲈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水里,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里,所以就有了淡水鲈鱼称呼。近年,经淡化的鲈鱼苗在淡水鱼池进行规模化养殖获得成功,成为继罗非鱼之后的大宗淡水养殖优质经济鱼类,成为淡水养殖区域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效提升了淡水养殖效益,带动贫困山区水产养殖业发展。
山区淡水养殖多为较原始的泥底池,池塘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池泥含有鲈鱼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伴生水蚯蚓、小鱼虾等浮游生为鲈鱼提供了营养补充,泥底池养殖鲈鱼有生长速度快、肉层肥厚、养成期短等优点。但是,由于泥底池的土质、环境、水源等因素,很容易受到鱼病的威胁,影响其成活率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解决现有的淡水鲈鱼养殖易受到鱼病威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塘口整理:选择面积为5~8亩的长方形塘口,池深1.8~2.4米,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底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在池底铺一层30~40cm厚的水塘淤泥,淤泥上面种植水草,再放入清洁无污染的水;
(2)池水处理:水质控制在pH值5~6.5之间,避免池水过度混浊或过于肥沃,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要定期注入新水,每半个月换水1次;
(3)鲈鱼的放养:鲈鱼苗选择身体健壮,体格大小相一致的,长度在3~4cm的,每亩投放1~2万尾/亩,下池前对鱼苗使用3~5wt%食盐水冲洗消毒处理,池塘中适当放养少量鲫鱼、罗非鱼一起混养,放养密度为5~10kg/亩;放苗三天后用中药五倍子对塘口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性病害发生;
(4)饲料投放:投放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喂养量占总鱼重的0.1~0.8%,所述人工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豆粕20-30份、地瓜粉10-20份、鱼粉50-60份、鸡肉粉20-30份、菌菇下脚料10-20份、海带粉10-15份、陈皮10-15份、白扁豆粉10-15份、莱服子9-13份、石榴籽粉9-15份、竹黄酮5-10份、酵母菌3-6份。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消毒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kg生石灰或5-10kg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
其中,优选地,所述五倍子的加放量为4-6g/m3。
其中,优选地,所述菌菇下脚料为平菇、金针菇或杏鲍菇的下脚料。
其中,优选地,所述鱼粉的粗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5%以上,组胺含量在500mg/100g以下。
其中,优选地,所述鸡肉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圣密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圣密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色杜父鱼幼鱼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培育淡水鲈鱼苗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