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体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6610.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锦;曾文明;李晓波;钱卡;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10;B32B27/32;B32B27/30;B32B27/08;B32B38/14;B32B37/12;B32B37/06;B32B7/06;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鑫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体包装膜 下膜 上膜 包装膜 热封层 制备 包装膜制备 断裂伸长率 文字图案层 客户使用 客户体验 密封性好 商品包装 承印层 热封性 易取出 粘合层 拉伸 易被 薄膜 破损 美观 取出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体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贴体包装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膜和下膜,所述下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热封层、粘合层和承印层,所述下膜还包括至少一层文字图案层;该贴体包装膜的热封性好,上膜和下膜在低温的条件下就可以分离,商品易被取出,同时不影响贴体包装膜的外观;且该包装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好,不易出现破损,密封性好,包装膜内的商品不易被污染,商品易取出,方便客户使用,包装美观,客户体验较好。此外,该贴体包装膜将商品包装在上膜和热封层之间进行包装,方便简单,减少了薄膜的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体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品和生鲜肉制品是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价值,但在实际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包装处理。
现有的包装方式主要有简单裹膜包装、传统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其中,简单裹膜包装保鲜效果较差,通常为整块物料裹包,到达经销商处需进行进一步的物料分切、托盘包装,易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真空包装膜对物料外形的适应性较差,膜紧贴物料并产生大量褶皱,导致毛细效应的产生,使物料汁液渗出,增大损耗;气调包装可对肉色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过高浓度的氧气易造成好氧性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同时包装内气体较多,易造成表面水雾及反霜现象,降低物料品质及包装美观性。相关学者针对该领域包装问题,通过改进现有真空包装技术,提出食品真空贴体包装概念及技术来弥补相应不足,延长货架期,同时提供更加美观的包装效果,适应未来包装保鲜、高效、美观的发展要求。
贴体包装是把透明的塑料薄膜加热到软化程度,然后覆盖在衬有纸板的商品上,从下面抽真空,使加热软化的塑料薄膜按商品的形状粘附在其表面,同时也粘附在承载商品的纸板上,冷却成型后成为一种新颖的包装物体。中国专利文献CN109677072A,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微波炉的真空包装贴体膜,包括依次贴合的表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第二粘合层和热封层;但该真空包装贴体膜需要采用连续多次双面处理的方式对表层和热封层进行处理,处理电压较高;此外,在对商品进行包装时,需要用到两层贴体膜或作为PET、PS、PVC、PP等贴体包装的盖膜,在实际应用中用料多,且该真空贴体包装在微波加热后较易取下包装薄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温条件下贴体包装膜不易撕开、商品不易取出以及打开包装时易造成贴体包装膜不美观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贴体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体包装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膜和下膜;所述下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热封层、粘合层和承印层;所述下膜还包括至少一层文字图案层;所述承印层至少一面设置有文字图案层;
其中,所述上膜为流延聚丙烯层,所述热封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或,
所述上膜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所述热封层为流延聚丙烯层。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20-80μm;
所述上膜的厚度为20-80μm。
进一步地,以每平方米计,所述承印层的质量为300-500g;
所述承印层的材质为纸板。
所述粘合层为单组份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层;
所述文字图案层为水性油墨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贴体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承印层上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干燥后形成文字图案层;
所述承印层和热封层通过粘合剂无溶剂复合后进行贴合,经熟化后得到所述下膜,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