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优化的自抗扰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6656.4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勃;田明赫;于泳;董清华;徐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21/18;H02P21/1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时起磊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比例 谐振 控制器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优化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机运动方程改写为状态空间方程,将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总扰动扩展为新的状态变量,根据新的状态变量构建新的状态空间方程,所述步骤一的具体过程为:
电机运动方程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式中:ωr为电机的转速,为ωr的一阶导数,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pn为电机的极对数,TL为电机的负载转矩,B为电机的粘滞系数,isq为q轴电流,ψf是电机的永磁体磁链;
将电机运动方程式(1)改写为状态空间方程式(2)和式(3)的形式:
f1是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未知扰动,f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总扰动;
将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总扰动扩展为新的状态变量x2,构建新的状态空间方程的表达式如式(4)所示:
式中:x1是电机驱动系统的状态变量,b是控制增益,y为电机驱动系统的输出,u为电机驱动系统速度环的控制量,x2是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总扰动扩展成的新状态变量,为x1的一阶导数,为x2的一阶导数,为f的一阶导数;
步骤二、利用步骤一中的新的状态空间方程构建扩张状态观测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出的总扰动进行前馈补偿,所述步骤二中构建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表达式为:
其中:z1和z2分别是状态变量x1和x2的观测值,和分别是z1和z2的一阶导数,β1、β2均是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增益,e是中间变量;
步骤三、设计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器实现无稳态静差跟踪参考信号,抑制由于电机驱动系统内部扰动造成的转速周期性波动;其具体过程为:
对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率引入准谐振调节器,来对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率进行修改,即在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率中,利用两个准谐振调节器并联后,两个准谐振调节器的并联结构再与比例环节并联使用,将修改后的自抗扰控制器称为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器;
且当电机驱动系统速度环的转速大于等于给定阈值时,两个准谐振调节器才与比例环节共同工作,在暂态期间时,即在电机驱动系统速度环的转速小于给定阈值时,只有比例环节单独起作用;
通过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无稳态静差控制,补偿电机驱动系统内部扰动造成的转矩谐波,抑制由于电机驱动系统内部扰动造成的转速周期性波动;
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率如下:
其中:为电机的给定转速,ωc为截止频率,kp为比例系数,kr为放大系数,s为时域变量,u0是未补偿的控制量,ω6和ω12分别为两个准谐振调节器的谐振频率,ω6=6·ωr,ω12=12·ω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优化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机驱动系统内部扰动造成的转矩谐波,包括6次转矩谐波和12次转矩谐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6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整车最大转矩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轮毂电机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