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内涝下水道堵塞的疏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6969.X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0 | 分类号: | E03F7/00;E03F9/00 |
代理公司: | 11587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063200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钢缆 推动装置 市政 下水道堵塞 收纳 大型装备 扶正装置 固定焊接 清淤装置 生命安全 疏通装置 外侧设置 控制器 防护架 有机壳 外壁 下管 疏通 保证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内涝下水道堵塞的疏通装置,涉及市政清淤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清淤繁重的缺点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上次固定焊接有钢缆,所述钢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线,且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机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推动装置,所述机壳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扶正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外侧设置有机壳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便的进行收纳和回收,同时可以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疏通,减少市政人员的下管,保证市政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减少其他大型装备的使用,减少清淤的步骤,保证清淤效果的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清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内涝下水道堵塞的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下水道的堵塞造成的排水不畅,然而现有的一般是市政人员进入下水道进行清淤,在内涝发生时不能很好的保证市政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清淤的过程设备和步骤较多,清淤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淤繁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城市内涝下水道堵塞的疏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城市内涝下水道堵塞的疏通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上次固定焊接有钢缆,所述钢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线,且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机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推动装置,所述机壳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扶正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外侧设置有机壳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架,所述机壳远离第一防护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等距设置的防护箱,所述机壳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切割装置,所述机壳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和扶正装置均包括通过螺栓与机壳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机壳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机壳外侧的叶片,所述扶正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与机壳固定连接的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与第一旋转轴固定套接的工作圈,所述工作圈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焊接有多个切割齿。
优选的,所述喷射装置包括与机壳固定连接的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与机壳固定连接的进水管,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防护架内的喷射管,且喷射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头。
优选的,位于第二防护架上下两端的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探照灯,两个所述探照灯之间设置有与防护箱固定连接的摄像头,位于第二防护架左右两端的所述防护箱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探测器。
优选的,所述钢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装置,所述钢缆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喷射头采用圆台形结构,所述喷射头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采用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采用钢化玻璃材质,所述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均采用网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钢缆、导线、推动装置、扶正装置、控制器、防护架等等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的进行收纳和回收,同时可以保护装置,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