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及转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7086.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5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16;B23K26/21;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转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及转接方法,其中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包括电池夹具和转镍焊接机构,其中转镍焊接机构包括激光焊装置、压块组件和顶块组件,转接时所述电池夹具用于定位电池极耳使铝极耳水平放置,所述顶块组件用于顶接支撑铝极耳,所述压块组件用于将铝极耳顺时针压弯90°呈竖直状态,竖直对位的铝极耳和镍带被所述压块组件和顶块组件紧贴固定,所述激光焊装置用于焊接镍带和铝极耳。实施本发明的电池极耳转接结构使电池的铝转镍结构空间占用少,结构简单、转接的质量和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及转接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尺寸多样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穿戴产品等各种便携式用电设备上。
通常,聚合物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以下称为极耳)与外部用电设备连接。基于电化学原因,目前正极端子(正极耳)均采用厚度为0.06mm~0.12mm,宽度为2mm~6mm铝带(铝极耳)。由于铝的可焊性较差,与用电设备连接时较为困难,因此,在聚合物电池生产时,通常会用各种方法,把铝极耳转接成可焊性佳的镍带(镍极耳)。转接的方式以生产流程中的位置大致分为先转镍与后转镍两种:
先转镍方式,其工艺特点为,预先将铝带与镍带通过激光焊等方式焊接后制作成转好的正极耳,然后投入电池制作流程中。例如公告号为CN206480687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锂电池盘式转镍正极耳”;公告号为CN205159414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极耳结构”等。由于电池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提前转接极耳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容易被损坏、脱落、受污染等,造成电池报废。而为了保护极耳,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生产效率。
后转镍方式,其工艺特点为,在电池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转镍。例如公告号为CN203292694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聚合物电池铝极耳和镍铝复合带的自动转接设备”;公告号为CN203288678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电芯连接片与正极极耳的焊接结构”;公告号为CN2021426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激光转镍正极极耳”等,但目前这类工艺方法往往结构复杂,焊接效果不稳定,或难以实现自动化。
以上方式,最后还需要将焊接部分折回电池顶部凹槽内以保护焊点,方便后继加工。因结构原因,上述方式在折回后会占用较多的空间(3层极耳厚度,镍-铝-镍),而且在折回后极耳位置偏差难控制。在当前便携式设备小型化、薄型化,装配高精度趋势下,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转接方法及实现机构。本方法采用后转镍方式,将极耳回折与转接结合,即先将水平摆放的铝极耳顺时针折90度,再用激光焊将折弯后竖直的铝极耳与竖直摆放的镍带焊接,然后再将焊接在一起的铝极耳与镍带顺时针折90度的方式。此方式转接结构简单,折回后空间占用少(2层极耳材料厚度,铝-镍),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极耳位置精确,焊接可靠。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包括电池夹具和转镍焊接机构,其中转镍焊接机构包括激光焊装置、压块组件和顶块组件,转接时所述电池夹具用于定位电池极耳使铝极耳水平放置,所述顶块组件用于顶接支撑铝极耳,所述压块组件用于将铝极耳顺时针压弯90°呈竖直状态,竖直对位的铝极耳和镍带被所述压块组件和顶块组件紧贴固定,所述激光焊装置用于焊接镍带和铝极耳。
优选地,所述压块组件包括压块本体、第一水平气缸组件、第一竖直气缸组件,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组件用于带动压块本体水平移动使压块本体远离或者贴近铝极耳,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组件用于带动压块本体竖直移动使压块本体完成对铝极耳弯折90°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压块本体还开设有供激光束通过的通孔,焊接时所述通孔对应焊点位置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间距金属pin与芯线的透光式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 下一篇: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