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快火龙果扦插育苗进程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27349.8 申请日: 2019-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0291893A 公开(公告)日: 2019-10-01
发明(设计)人: 刘友接;刘荣章;熊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10 分类号: A01G2/10;A01G22/05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修斯文;蔡学俊
地址: 350013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扦插育苗 火龙果 成楔形 扦插苗 枝条 出圃 沙子 浇水 繁殖 农业栽培技术 甲基托布津 浸入 品种特性 扦插繁殖 吲哚丁酸 编织绳 层厚度 生根剂 原有的 布条 保湿 定植 根系 挤靠 竖直 下端 移走 浸泡 竖立 进程 整齐 统一
【说明书】:

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火龙果扦插育苗进程的方法。将成楔形火龙果枝条,在600倍甲基托布津液体中浸泡1分钟,用布条或编织绳捆成1捆,将削成楔形的那头放整齐,并将这端统一浸入浓度为1200ppm的吲哚丁酸液体中,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度3cm的沙子,浇水保湿,将整捆火龙果枝条沾了生根剂那端直接竖直放在沙子上,并将其他捆的枝条挤靠竖立放在一起;每隔3天浇水1次,15天后,枝条的下端长出3‑5条长5‑8cm的根系,此时扦插苗出圃,出圃时,将整捆扦插苗提起移走定植。本发明的繁殖时间快30天,繁殖速度快,扦插繁殖由于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又能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最适合火龙果大数量扦插育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火龙果扦插育苗进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spp.],又名红龙果、仙蜜果、情人果、芝麻果等,是仙人掌科 (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的多年生攀援性的肉质植物,属热带、亚热带果树,起源于中美洲的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人工栽培遍及中美洲、以色列、越南、泰国、美国等国家的热带区域,在中国大陆近十多年来在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福建等地兴起栽培,发展面积约75万亩,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由于火龙果是肉质茎鞭状类植物,起源于热带沙漠地区,生长旺盛,萌芽力和发枝力强;在气温较高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无休眠期,且枝条生长快。其叶片已退化为刺,每段枝条凹处各长有短刺1-6枚,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枝条呈深绿色、肉质、粗壮、多呈三角柱状或四棱柱状,进入盛果期后枝条的宽度可达l0~18cm。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茎的中心是一根木质化、圆柱状的中央主要维管组织,韧性强,起着输送营养和支撑固定植株的作用。火龙果枝条表面有一层厚硬而疏水性蜡质层,保水性能强,这种生理特点使火龙果具备较强的抗干旱能力;同时枝条表面上着生有大量褐色气生根,它对火龙果植株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除了能攀援固定火龙果植株外,还能起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作用。

火龙果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三种。实生繁殖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实生苗不能很好地保持种的遗传性状、会发生变异而很少被采用;嫁接繁殖在有台风频繁发生的沿海火龙果产区会经常发生嫁接口部位折断的现象,目前市场上火龙果嫁接苗价格较一般扦插苗高出一倍,由于嫁接操作较麻烦,管护条件要求较高,繁殖较慢,不能满足目前火龙果苗大量需求的需要,因此嫁接繁殖在火龙果生产上也较少采用。

目前火龙果种苗繁育主要通过扦插途径来实现,扦插苗繁殖容易,能很好地遗传母株的优良特性,且繁殖材料来源广,在每年火龙果末批果实采收后,结果3年左右的老旧枝条需要更新修剪,为生产上的扦插苗繁育提供大量的枝条,繁育时,选择健壮、肥厚、生长势强、无病虫害、仍有数个有效芽体的老熟枝条,统一按照每段30cm的长度进行剪切,放在阴凉处7天,种植深度3-5cm,注意保持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经过精心培育,1.5个月后便可长出3-5条长约5-8cm的根系,供生产上种植。但是,这种传统的扦插育苗是将单一枝条以一定的间距直接插入土中,需要更大的苗圃土地,出苗时,尚需人工挖起,费工,且容易造成许多根系被挖断,不能保持根系的完整性,这种扦插繁殖效率较低,繁殖费用较高,需时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龙果扦插苗的繁殖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快火龙果扦插育苗进程的方法。本发明技术简单,采用不入土扦插育苗的方法,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快火龙果扦插育苗进程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用枝剪剪下长约30cm老熟的火龙果枝条,在距离老熟枝条下剪口5cm处用锋利的小刀将枝条的三棱或四棱茎肉斜切成楔形,露出中间的维管束约1cm,并在600倍甲基托布津液体中浸泡1分钟,消灭病菌,取出后在阴凉处放置7天,让伤口干燥愈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