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化工园区虚拟仿真应急推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7969.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4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季方;钱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融合 化工 虚拟 仿真 应急 推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化工园区虚拟仿真应急推演系统,包括:突发事故致灾因素指标构建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及虚拟仿真应急推演模块;本发明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受训者可以将自身置于各种复杂、突发环境中去,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与相关处理技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急救援场景模拟演练技术领域,具体指代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化工园区虚拟仿真应急推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化工园区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已经成为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土地和资源集约利用、环境集中治理、安全统一监管、事故应急响应以及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国重点化工园区502家,进入化工园区的规模以上石化企业有1.5万家,企业入园率达到51%左右。但是,在产生化工产业发展“聚焦”效益的同时,也给区域安全带来了高风险。
纵观上述事故背后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1)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石化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绝大多数是危险化学品,而且大多又在高(低)温、高(低)压等作业环境下进行生产,关键工艺比较复杂,操作条件严格,稍有不慎,很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2)园区内具有众多危险源之间或与外界环境有相互作用关系,生产企业相对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很有可能引起周边事故,引发灾难性的多米诺事故连锁效应和衍生灾害;(3)园区内企业生产的化学危险源种类多,事故致灾因素多,因素间耦合关系复杂,事故存在潜在的风险叠加,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事故,一个位置受到多个容器或储罐的失效影响,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
大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中,可以提高政府部门应急反应能力、决策能力和防控能力,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社会公众生命财产的影响,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使得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实施,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目前大数据成为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在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重要的时代特征,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是贯彻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节省成本和减少损失,利用大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效信息,成为提高政府应急决策质量和打破信息壁垒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数据是进行安全生产决策的基础,是创建安全生产渐进发展认知模型的前提,在大数据发展战略下,安全生产大数据的概念及其内涵不断丰富。安全生产大数据包括海量数据,如安全生产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内部安全生产数据、外部安全生产数据、一次安全生产数据(原始数据)、二次安全生产数据(加工数据)等等,分布在建筑、交通、铁路、民航、民爆、非煤、危化、工矿商贸等各个行业,数据共享程度,低信息来源广,数据格式不统一。
如何综合利用当前主流的大数据融合、虚拟现实(VR)、智能决策、应急救援情景仿真等技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根据化工园区事故应急的需求和典型特点,破解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中的协同部门之间信息孤岛,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应急演练成本大、周期长、实际演练存在安全风险,应急预案“纸上谈兵”、不够完善等难题,是职能监管部门和业内人士面临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化工园区建设向智慧化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化工园区虚拟仿真应急推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救援演练成本大、周期长、实际演练存在安全风险,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化工园区虚拟仿真应急推演系统,包括:突发事故致灾因素指标构建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及虚拟仿真应急推演模块;其中,
突发事故致灾因素指标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化工园区突发事故致灾的多种因素指标,分析化工园区存在的事故致灾因素;
数据融合模块,用于构建化工园区突发事故致灾因素指标数据库及数据融合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