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氮回转窑垃圾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8280.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竺海峰;张国平;钱卫清;王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20 | 分类号: | F23G5/20;F23G5/16;F23G5/00;F23G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燃室 二次风进口 中间箱体 回转窑 垃圾焚烧炉 冷却风出口 冷却风进口 工艺口 上筒体 低氮 钢结构框架 高温视镜 炉排 下层 上层 垃圾焚烧技术 回转窑出口 超温 焊接 焚烧 | ||
低氮回转窑垃圾焚烧炉,它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低氮回转窑垃圾焚烧炉它包含回转窑、二燃室、中间箱体、工艺口、高温视镜口、上筒体、冷却风出口、冷却风进口、钢结构框架、上层二次风进口、下层二次风进口、炉排,回转窑出口与二燃室相连,二燃室上设有中间箱体,中间箱体上设置工艺口,工艺口右侧设置高温视镜口,中间箱体上固定连接上筒体,上筒体前侧设置冷却风出口和冷却风进口,冷却风出口设置在冷却风进口左侧,二燃室底部焊接钢结构框架,上层二次风进口设置在下层二次风进口上方,炉排连接在二燃室底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确保在精确孔凤的基础上,满足焚烧要求,并且不易超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氮回转窑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来自于燃料氮和热力氮。燃料氮主要是物料中可以转化为氮氧化物的氮,而热力氮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氧化物。燃料氮的控制主要通过合理的物料配伍,充分均化焚烧物料的单位氮物质含量,并充分了解氮物质的具体组成,对于易产生氮氧化物的成分给与充分控制和均化,从而有效的降低燃料氮的产生。热力氮则需要通过控制燃烧过程而进行降低。热力氮的生成是由空气中氮在高温条件氧化而成,生成量取决于温度。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当温度总够高时,热力型NOx占总生成量的20%。因此有效的控制焚烧温度是控制热力氮的主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低氮回转窑垃圾焚烧炉,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焚烧温度,可以确保在精确孔凤的基础上,满足焚烧要求,并且不易超温,适合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回转窑1、二燃室2、中间箱体21、工艺口211、高温视镜口212、上筒体22、冷却风出口23、冷却风进口24、钢结构框架25、上层二次风进口26、下层二次风进口27、炉排3,回转窑1出口与二燃室2相连,二燃室2上设有中间箱体21,中间箱体21上设置工艺口211,工艺口211右侧设置高温视镜口212,中间箱体21上固定连接上筒体22,上筒体22前侧设置冷却风出口23和冷却风进口24,冷却风出口23设置在冷却风进口24左侧,二燃室2底部焊接钢结构框架25,上层二次风进口26设置在下层二次风进口27上方,炉排3连接在二燃室2底部。
所述的回转窑1的斜度为1-3%,回转窑1的窑身外壁为钢筒结构,回转窑1的窑身内壁固定连接耐火砖11。
所述的回转窑1的窑身外部固定连接齿轮12,齿轮12下方设置变速箱13,变速箱13与马达14电连接。
所述的高温视镜口212右侧设有火焰检测口213,中间箱体21右侧壁设置检修口214。
所述的上筒体22前侧设置烟气出口221,上筒体22上端固定连接紧急排放烟囱222。
所述的炉排3底部为钢结构31,钢结构31上方固定连接外箱体32,钢结构31内设有传动机构311和液压驱动机构312,外箱体32上设有检修门321,炉排3底部设置若干落料斗33,炉排总成34设置在炉排3右侧壁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焚烧的常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成一次风、炉排风和二次风。回转窑一次风供给减少,谣内氧量较低,易进行热解过程,且不容易超温,窑体的整体温度偏低(可以控制在600-1000℃之间),再通过炉排风的供给,充分确保物料的完全燃烧。二燃室供风也分成两股风,一股风变频可调,另外一股二次风则主要用于提高二燃室的湍流,确保二燃室内的燃烧控制,确保在精确控风的基础上,满足焚烧要求,且不易超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焚烧温度,可以确保在精确孔凤的基础上,满足焚烧要求,并且不易超温,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8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粉体类及污泥类废弃物的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燃烧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