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催化剂的建筑污染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8442.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4;E04B2/88;E04B2/92;A61L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林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 光催化剂 双层玻璃 净化 室内有害气体 太阳能光伏板 后台监测 建筑幕墙 净化效果 实时采集 实时显示 侧风 斜式 污染 楼顶 太阳能 终端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催化剂的建筑污染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双层玻璃安装在建筑幕墙上,并在建筑幕墙内侧安装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B、之后在建筑楼顶处安装斜式太阳能光伏板,用于收集部分太阳能,减少侧风的影响;C、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建筑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并传输至后台监测终端进行显示,本发明采用的净化方法操作简单,采用的双层玻璃净化效果好,同时还能够实时显示有害气体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污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催化剂的建筑污染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玻璃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满足采光要求,而是要具有能调节光线、保温隔热、安全(防弹、防盗、防火、防辐射、防电磁波干扰)、艺术装饰等特性。随着需求的不断发展,玻璃的成型和加工工艺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已开发出了夹层、钢化、离子交换、釉面装饰、化学热分解及阴极溅射等新技术玻璃,使玻璃在建筑中的用量迅速增加,成为继水泥和钢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
目前,建筑幕墙上安装的建筑玻璃结构功能单一,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催化剂的建筑污染净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催化剂的建筑污染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双层玻璃安装在建筑幕墙上,并在建筑幕墙内侧安装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
B、之后在建筑楼顶处安装斜式太阳能光伏板,用于收集部分太阳能,减少侧风的影响;
C、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建筑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并传输至后台监测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双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钢化玻璃和外层钢化玻璃四周封闭形成中间夹层,中间夹层内设置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玻化微珠层、第一复合反射绝热板、第二复合反射绝热板组成;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外侧分别复合一层净化膜,所述净化膜外表面喷涂多层光催化涂层。
优选的,所述净化膜包括膜层和基材层,所述膜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膜,所述基材层由载体纤维和低温脱硝催化纤维混合制成,所述膜层设置在基材层外部,所述膜层外侧还涂覆有锐态型钛氧化合物涂层。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涂层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0-20份、纳米二氧化钛10-3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5-10份、氧化石墨烯2-6份、纳米活性炭颗粒2-4份、纳米氧化镁粉末2-6份、纳米氧化锆粉末1-4份、纳米碳酸钙2-5份和聚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8-14份。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涂层喷涂2-4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净化方法操作简单,采用的双层玻璃净化效果好,同时还能够实时显示有害气体浓度。
(2)本发明双层玻璃外侧粘合的净化膜具有净化空气、抗菌抑菌的功效。
(3)本发明中,在净化膜外侧喷涂的光催化涂层光催化能力强,能够有效的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会挥发有害物质,此外还具有抗菌抑菌的功效,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室内空气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双层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隔热层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净化膜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8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烟气脱硫除尘脱汞一体化装备
- 下一篇:一种新工艺低温脱硝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