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8967.4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生;储小虎;贲道春;崔晓华;郭文武;仲跻松;李晓平;周峰;周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张永林 |
地址: | 2266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载体 加热 再生 铸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包括:预热炉,一侧上端具有一旧砂入口,预热炉的另一侧下端具有一旧砂出口,预热炉用于预热旧砂;加热炉,一侧上端具有一热载体入口,加热炉的另一侧下端具有一热载体出口,加热炉用于加热热载体;旋转焙烧窑,一侧具有一焙烧入口,焙烧入口与旧砂出口及热载体出口连接,旋转焙烧窑用于充分混合旧砂与热载体,旧砂通过热载体加热而形成热砂,旋转焙烧窑的另一侧具有一料球分离装置及一第一热气出口,料球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热砂与热载体,第一热气出口用于排出热载体加热旧砂而产生的热气。本发明通过热载体与旧砂直接接触进行换热,换热面积大,传热效率提高,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铸造旧砂铸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80%以上的铸件是用砂型铸造生产出来的,通常每生产1吨的合格铸件,需要产生1-1.3吨的废砂,在我国铸造旧砂重复利用率<15%,大多数的旧砂都是通过填埋方式处理,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同时旧砂中含有大量的醛、酚、苯钾、异氰、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旧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者进行填埋,这些有害物质经雨水侵蚀会发生流动转移,对水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将旧砂再生铸造。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将旧砂再生方法分为干法再生、湿法再生,干法再生工艺分为离心式、气流式、逆流式和振动式等,但是干法再生工艺通常只能用于脆性粘结剂膜的再生;湿法再生是利用粘结剂的水溶性,在机械的搅拌和水的擦洗作用下,残留在旧砂颗粒表面的粘结剂溶解、脱落,其只适用于水溶性粘结剂旧砂的再生。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干法再生及湿法再生的适用范围低,无法满足现有技术中对于旧砂再生铸造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通过热载体加热旧砂而对其进行再生铸造,其中热载体加热法再生铸造旧砂装置包括:
预热炉,一侧上端具有一旧砂入口,预热炉的另一侧下端具有一旧砂出口,预热炉用于预热旧砂;
加热炉,一侧上端具有一热载体入口,加热炉的另一侧下端具有一热载体出口,加热炉用于加热热载体;
旋转焙烧窑,一侧具有一焙烧入口,焙烧入口与旧砂出口及热载体出口连接,旋转焙烧窑用于充分混合旧砂与热载体,旧砂通过热载体加热而形成热砂,旋转焙烧窑的另一侧具有一料球分离装置及一第一热气出口,料球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热砂与热载体,第一热气出口用于排出热载体加热旧砂而产生的热气;
二元室,与第一热气出口连接,二元室用于收集并燃烧第一热气出口所排出的热气;
冷却机,一侧上端具有一热砂入口,热砂入口与料球分离装置连接,冷却机用于收集并冷却料球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热砂,热砂通过冷却机冷却而形成冷却砂,冷却机的另一侧下端具有一冷却砂出口,冷却砂出口用于排出冷却砂;以及
热载体保温桶,设置于料球分离装置的下端,并与料球分离装置相对应,热载体保温桶用于收集料球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热载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收尘器,与预热炉的另一侧上端连接,第一收尘器用于吸收预热炉内的粉尘。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收尘器,与二元室连接,第二收尘器用于吸收二元室内燃烧后的气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热载体漏斗,设置于热载体入口的上端,并与热载体入口相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8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