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9165.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刘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朋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曲线 实时负荷 特征向量 负荷特征 负载类型 家庭用电 总线 采集目标 电器负载 非侵入式 负荷识别 计算设备 居民用电 数据判断 数据确定 稳态特征 阻抗 监测 申请 | ||
1.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家庭用电总线上的实时负荷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负荷数据判断所述目标家庭用电总线上是否出现切换事件;
若出现所述切换事件,则根据所述实时负荷数据确定与所述切换事件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出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
根据负荷特征库对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切换事件对应的负载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特征库根据所述目标家庭用电总线上的历史负荷数据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目标家庭用电总线上的所述实时负荷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负荷数据判断所述目标家庭用电总线上是否出现切换事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样本电器库,并检测所述样本电器库中每个电器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负荷数据建立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
对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取聚类结果;
根据所述聚类结果以及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确定所述负荷特征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取聚类结果,包括:
采用模糊聚类算法对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取所述聚类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聚类结果以及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确定所述负荷特征库,包括:
判断所述聚类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聚类结果以及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确定所述负荷特征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负荷数据建立电压-电流曲线特征数据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用户选择的多个家庭电器;
根据所述多个家庭电器以及所述样本电器库确定所述负荷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负荷特征库对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存储至指定存储区域;
根据所述存储区域中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更新所述负荷特征库,并清空所述存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储区域中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更新所述负荷特征库,包括:
判断所述存储区域中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的个数是否大于阈值;
若所述个数大于阈值,则根据所述存储区域中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更新所述负荷特征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储区域中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更新所述负荷特征库,并清空所述存储区域之后,包括:
判断更新后的所述负荷特征库中的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
若所述最小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则调整聚类参数并对更新后的所述负荷特征库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到新的所述负荷特征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储区域中每个所述电压-电流曲线特征向量更新所述负荷特征库,并清空所述存储区域之后,包括:
判断更新后的所述负荷特征库中是否存在两个聚类中心之间的相关系数超过预设值;
若是,则将两个所述聚类中心所在的两个类融合为一个融合后的类,并确定所述融合后的类的聚类中心,以得到新的所述负荷特征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91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