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系统中印章软件接口调用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9868.8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3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星;章龙;巢良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司楠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系统 印章 软件 接口 调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系统中印章软件接口调用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预先定义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将所定义的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添加到协同系统中;再利用添加的印章软件接口服务获取协同系统调用接口时传递的指定参数;最后根据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中预定的参数转换关系,将传递的指定参数转换为与印章软件匹配的对象参数,从而实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的灵活调用。本发明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一个请示事项使用多枚印章时应用逻辑流处理的精准性和复杂性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印章软件接口调用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接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协同系统中印章软件接口调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进入加速期,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智能设备的比重日益增加,软件接口技术日趋成熟,“智能印章”软件接口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虽然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及相关配套的硬件设备给传统印章加上了“智能锁”,给企业用印安全带来一定的保障,但是相应的“智能印章”也表现出明显的用印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已有的软件接口设计方案往往只注重解决单一印章接口配置问题,导致多印章使用时不够灵活、便捷,因此针对一个请示事项使用多枚不同印章的软件接口技术问题仍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系统中印章软件接口调用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软件接口设计方案在处理多印章使用问题时不够灵活、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协同系统中印章软件接口调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印章软件的数据字典以及协同系统的数据字典;
根据所述印章软件的数据字典以及所述协同系统的数据字典定义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
将与定义的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对应的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添加到所述协同系统中;
利用添加的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获取所述协同系统调用接口时传递的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中预定的参数转换关系,将所述传递的指定参数转换为与印章软件匹配的对象参数;
根据所述与印章软件匹配的对象参数进行印章软件接口服务的调用。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印章软件的数据字典以及所述协同系统的数据字典定义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印章软件的数据字典以及所述协同系统的数据字典定义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的内容包括印章软件接口服务地址、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方法、传入参数名称、返回值、接口模板样式。
可选的,所述利用添加的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获取所述协同系统调用接口时传递的指定参数,具体包括:
利用添加的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获取所述协同系统调用接口时传递的指定参数;所述传递的指定参数包括请示流水号、用印事由、用印申请人、申请部门、印章终端号、用印次数、用印人、多印章处理开始标识和多印章处理结束标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中预定的参数转换关系,将所述传递的指定参数转换为与印章软件匹配的对象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印章软件接口服务模板中预定的参数转换关系,将所述请示流水号转换为印章软件系统单号,将所述用印事由转换为印章软件事件标题,将所述用印次数转换为印章软件申请用印次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与印章软件匹配的对象参数进行印章软件接口服务的调用,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9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