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0159.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明;邱天龙;吴斌;周利;杜以帅;陈福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 可调 旋杆式养虾池用底 排污 装置 | ||
1.一种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轴(2)、弯头(5)、排水管道A(6)、排水管道B(7)、扣板(8)、活虾防逃齿(9)及底盘(10),其中弯头(5)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道B(7)的一端及排水管道A(6)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B(7)的另一端连接有扣板(8);所述弯头(5)上设有内螺纹管(4),所述立轴(2)由内螺纹管(4)穿过,该立轴(2)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盘(10),所述立轴(2)上设有与内螺纹管(4)形成螺旋副的立轴外螺纹段(3);所述底盘(10)放置在养虾池的底面,通过旋转立轴(2)实现弯头(5)、排水管道A(6)、排水管道B(7)及扣板(8)的升降,进而调节所述扣板(8)外边缘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的吸污孔隙(11)的大小;所述扣板(8)外边缘上设有避免活虾近距离接触吸污孔隙(11)的活虾防逃齿(9);
所述扣板(8)为中间开孔的圆形板,所述排水管道B(7)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开孔处;所述扣板(8)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延伸部的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所述吸污孔隙(11),所述活虾防逃齿(9)设置在该延伸部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虾防逃齿(9)为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各所述活虾防逃齿(9)等高、呈水平辐射状排列设置,所述活虾防逃齿(9)与延伸部下端之间的间距为3~8mm,相邻活虾防逃齿(9)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虾防逃齿(9)的一端连接于扣板(8)外边缘上,另一端为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轴(2)的自由端上设有便于转动立轴(2)的旋转杆(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轴(2)、内螺纹管(4)、弯头(5)与排水管道B(7)连接的一端、排水管道B(7)、扣板(8)及底盘(10)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4)的一端位于弯头(5)内,另一端安装有孔隙高度指示管(13),所述立轴(2)由该孔隙高度指示管(13)内穿过,在立轴(2)的上部设有刻度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01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业制氧系统
- 下一篇:孔隙可调的转盘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