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0707.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雅;沈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锦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03C3/34 |
代理公司: | 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 壳体立柱 高温工作环境 除尘器壳体 计算机建模 封闭体系 钢管支撑 结构体系 结构选型 结构应力 模型计算 三维模型 设备运行 实际结构 温度荷载 除尘器 电除尘 风荷载 抗变形 负压 优化 抵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本发明一种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首先将电除尘器按实际结构形式建立三维模型,形成一个独立的封闭体系;然后输入各种结构应力,通过模型计算和结构选型优化,实现电除尘器结构强度适应高温工作环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计算机建模及特殊结构设计,对高温电除尘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加强了壳体立柱的稳定性,增强了除尘器壳体抗变形的能力,能更好的抵抗风荷载,温度荷载,设备运行时内部负压对除尘器的作用。并且壳体立柱与电除尘内部钢管支撑连接,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电除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一种用于捕集细微粉尘的高效除尘设备,它是利用高压的直流电实现固态粒子与气流分离,从而使含尘烟气净化的装置。电除尘器由电除尘器本体、电控装置、支撑框架三部分组成。其中电除尘本体又由进口变径管、出口变径管、壳体框架、灰斗、墙板、管路和保温构成。(参阅图1)
电除尘器的壳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受电除尘器全部结构重量及外部附加荷载的钢框架,另一部分是用于空间封闭,形成一个独立的电除尘环境的加筋墙板,墙板外部有保温层。钢框架又由上部的组合箱型梁、立柱、圈梁和柱间支撑组成。壳体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密闭性要求,还要考虑工作环境下的受热变形的要求,所以电除尘器下部的支座不能都与支撑框架固接,而是只有一点固接,其余各点采用各种形式的滑动支座。
电除尘器主体是一个大型钢结构设备,有着结构复杂,内部构件较多,受多种荷载共同作用,室内外工作温差大等特点。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在对其结构进行较大的简化后利用材料力学方法做简单的校核计算,从而造成了材料的具有一定的浪费和不合理,所以电除尘器的壳体是进行结构优化的重点。
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对于高温电除尘器,工作时几百度的高温造成结构膨胀变形,传统的中低温结构设计模型及方法无法满足工作状态对于结构强度的要求,容易造成壳体结构变形和撕裂,破坏除尘器结构,造成严重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电除尘器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
首先将电除尘器按实际结构形式建立三维模型,形成一个独立的封闭体系;
然后输入各种结构应力,通过模型计算和结构选型优化,实现电除尘器结构强度适应高温工作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各种结构应力包括由高温热膨胀形成的应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各种结构应力,通过模型计算和结构选型优化,实现电除尘器结构强度适应高温工作环境;”包括:
通过计算机建模及特殊结构设计,首先对柱子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水平连接的角钢间距定为2000左右,中间角钢L160x100x10的位置不变,因为受力不大型号替换为L140X90X10,角钢L75X50X6改做斜向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各种结构应力,通过模型计算和结构选型优化,实现电除尘器结构强度适应高温工作环境;”包括:
对除尘器壳体的顶部横梁进行优化,原横梁采用槽钢C32a强度和稳定性均达不到要求,现在将其调整为双拼槽钢C32a做成320X320的箱型梁结构,大大提升梁的受荷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电除尘器按实际结构形式建立三维模型”包括:将底梁、壳体立柱、顶梁、墙面封板按实际截面尺寸在模型中建立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锦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锦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0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