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井W形开挖下沉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0713.6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涛;陈培帅;贺祖浩;李德杰;孔茜;邱敏;罗会武;石章入;饶为胜;姚翔川;黄威;高如超;蒋道东;许超;冯德定;江鸿;吴诗琦;陈祥龙;袁青;李雪松;杨志勇;刘东军;杨林;唐湘隆;贺创波;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开挖 下沉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W形开挖下沉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包括:S1,在待施工区域上方设置沉井;S2,通过计算将沉井的多个隔舱划分为:开挖区域、预留区域和辅助区域;S3,首先从开挖区域取土使沉井整体下沉,在沉井整体下沉的同时,从预留区域和辅助区域取土,保证开挖区域土体和其它两区域土体之间一定高度差;S4,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接高位置处时,在沉井的顶部接高;接高后通过计算调整各区域的隔舱数量;S5,重复S3~S4直至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位置处;其中,S3中若从开挖区域取土后,沉井不下沉,开挖辅助区域直至沉井整体下沉。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中大型沉井下沉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中大型沉井下沉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沉井W形开挖下沉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基础埋置深度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大跨度桥梁锚碇中得到广泛应用。沉井的下沉施工方法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和改良,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也存在停滞、突沉、结构破坏等问题,尤其是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下沉施工存在更大的风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高效的沉井开挖施工方法,使沉井满足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平稳下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安全性高的沉井W形开挖下沉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沉井W形开挖下沉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包括:
S1,在待施工区域上方设置大型多孔沉井;
S2,通过计算将沉井的多个隔舱划分为三个区域:开挖区域、预留区域和辅助区域;预留区域由位于沉井中部的多个隔舱和位于沉井的四边的两端的多个隔舱组成,辅助区域由位于沉井的四边的剩余的多个隔舱组成,开挖区域由除预留区域、辅助区域外的剩余多个隔舱组成;
S3,首先从开挖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的下方开挖取土使沉井整体下沉,在沉井整体下沉的同时,从预留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的下方和辅助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的下方开挖取土,且使预留区域、辅助区域下方的土体表面始终高于开挖区域的下方的土体底面一定高度;
S4,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接高位置处时,在沉井的顶部接高;接高后通过计算调整开挖区域、预留区域和辅助区域的各自对应的隔舱数量;
S5,重复S3~S4直至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位置处;
其中,在S3中,从开挖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开挖取土后,若不能使沉井整体下沉时,开挖辅助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的土层直至沉井整体下沉。
优选地,S2和S4中的计算均以地基极限承载力、沉井接高重量及沉井与地层接触面积为理论依据,并采用下沉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开挖区域的面积、预留区域的面积和辅助区域的面积,以确定开挖区域、预留区域和辅助区域各自对应的隔舱数量。
优选地,在S3中从开挖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开挖取土后,若不能使沉井整体下沉时,在开挖辅助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的土层之前,开挖位于开挖区域的隔墙下方的土层,使隔墙由全刃脚支撑状态变成半刃脚支撑状态,进而使沉井整体下沉。
优选地,在开挖区域和辅助区域下方开挖取土时,需确保:开挖区域和预留区域之间、辅助区域和预留区域之间、开挖区域和辅助区域之间隔墙下方的土层不开挖。
优选地,在S3中从开挖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开挖取土后,若不能使沉井整体下沉时,且在开挖辅助区域对应的多个隔舱下方的土层后仍不能使沉井整体下沉时,在结构强度满足的基础上逐渐减小预留区域所对应的隔舱数量,直至沉井整体下沉,且预留区域的隔舱数量成对减少,且每对隔舱以沉井中心点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0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