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黏菌素E组分及其光化学产物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31659.7 申请日: 2019-08-08
公开(公告)号: CN110845579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9
发明(设计)人: 张含智;刘浩;秦峰;闻宏亮;裘亚;赵敬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K7/62 分类号: C07K7/62;G01N33/68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车超平
地址: 20012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菌素 组分 及其 光化学 产物 色谱 谱分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黏菌素E(Polymyxin E,PME)组分及其光化学产物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其中,该多黏菌素E组分包括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具体为包括多黏菌素E1双键化组分、多黏菌素E2双键化组分,该类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及二级质谱分析验证双键位于N‑脂肪酰基链末端。所述双键化组分在丙酮做反应试剂的条件下经光化学反应即帕特诺比希反应(反应)获得光化学产物,该类产物经HPLC‑MS验证为[2+2]环加成产物;上述双键化组分被命名为7'‑烯基多黏菌素E1和6'‑烯基多黏菌素E2。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可能具有不同于常见多黏菌素E组分的抗菌活性或毒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且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确证也为严格控制多黏菌素E的质量提供了研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黏菌素E (PolymyxinE,PME)组分及其光化学产物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多黏菌素E(PME)由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产生的多组分脂肽类混合物,临床上主要应用硫酸PME(或称之为黏菌素,Colistin)或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来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由于单独使用PME时需提高剂量,但肾毒性随之增加,因而采用联合用药或雾化吸入成为一种减小毒性、提高治疗效果的趋势,另外,开发低毒、高效的PME单一组分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J Med Chem,2018,61(5):1845-1857)。

PME主要组分(E1、E2、E3、E1-I和E1-7'MOA)的结构通式及信息如下:

PME主要组分由N-端脂肪酰基链(Fatty acyl,FA)、线性三肽及环状七肽构成,1、3、4、8及9位均为L-α,γ-二氨基丁酸(Dab),2及10位为L-苏氨酸 (Thr),6位为D-亮氨酸(Leu),7位为L-Leu或异亮氨酸(Ile)。不同组分的脂肪链取代基或氨基酸的不同造成结构之间存在差异,对多黏菌素组分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欧洲药典》9.0版)、液质联用(J Chromato A,2002, 976(2):65–78)及毛细管电泳方法(Electrophoresis,2000,21(18):3199-3204)。由于PME是含有多种组分的混合物,对其组分分析及结构鉴定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目前已有二十余种PME组分被发现,但由于不同的发酵菌或发酵条件而产生出其他不同组分,该类组分有着不同的抗菌活性及毒性。目前仍存在未被发现的PME组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具体为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7'-烯基多黏菌素E1和6'-烯基多黏菌素E2的结构,并首次经HPLC-MS分析方法结合二级质谱确证,并经光化学反应即帕特诺-比希反应(反应)获得光化学产物,该类产物经HPLC-MS验证为[2+2]环加成产物,其为首次得到的双键化组分的[2+2]环加成产物,也通过 HPLC-MS确认了该类光化学产物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黏菌素E组分,其包括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多黏菌素E双键化组分包括多黏菌素E1双键化组分和多黏菌素E2双键化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多黏菌素E1双键化组分为4'-烯基多黏菌素E1、5'-烯基多黏菌素E1、6'-烯基多黏菌素E1或7'-烯基多黏菌素E1;所述多黏菌素E2双键化组分为4'-烯基多黏菌素E2、5'-烯基多黏菌素E2或6'-烯基多黏菌素E2。

进一步地,所述双键位于N-脂肪酰基链末端,所述多黏菌素E1双键化组分为7'-烯基多黏菌素E1,所述多黏菌素E2双键化组分为6'-烯基多黏菌素E2;

其中,所述7'-烯基多黏菌素E1的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