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1710.4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科;石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瑞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洁芳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选矿废水处理 选矿废水 上清液回收利用 预处理 催化氧化反应 重金属离子 氧化剂 催化氧化 达标排放 固液分离 水解反应 吸附反应 上清液 吸附剂 絮凝剂 沉降 水解 基剂 加碱 加铁 去除 吸附 沉渣 排放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调节废水pH值至4‑8之间,若所述废水原始pH值在4‑8之间,可不用调节;催化氧化:向所述废水中投加铁基剂和氧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第一废水;水解:向所述第一废水中投加碱类进行水解反应,调节pH值至7‑9之间,得到第二废水;吸附:向所述第二废水中投加吸附剂进行吸附反应,得到第三废水;固液分离:向所述第三废水中投加絮凝剂,沉降后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沉渣,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回收利用或对外排放。本发明不仅可以同时去除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还能够有效降低采选矿废水的BOD5值,使采选矿废水经过处理后能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由环境污染导致的质量型水资源缺失尤其严重。在有色金属行业,从采矿、选矿、冶炼到产品加工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废水。其中,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复杂,成分繁多,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混杂的有机浮选药剂,如果外排将对四周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果返回流程中循环使用,则会对生产工艺和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对采选矿废水进行处理。
目前对于采选矿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氧化法和生化法,这些处理方法虽然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普遍受矿山生产条件、环境条件或处理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其中,生化法对细菌的培养条件要求严格,其工艺运行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差。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运行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废水处理需求。除此之外,由于采选矿废水水质复杂,成分繁多,不仅包含多种有害重金属离子,其BOD值也严重超标(BOD是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BOD越高说明好氧微生物消耗的氧量越高,微生物生长越快。在特定的时间内微生物的生长与水体中有机物的成分成正比,所以说BOD越高说明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就目前的各类处理方法而言,即便能部分除去废水中的有害重金属,也很难使水中的BOD达标排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同时使BOD5值达标排放的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去除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还能够有效降低采选矿废水的BOD5值,使采选矿废水经过处理后能达标排放。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适应大规模的废水处理需求,且经过该方法处理的废水出水水质良好,清澈透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选矿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调节废水pH值至4-8之间,若所述废水原始pH值在4-8之间,可不用调节;
催化氧化:向所述废水中投加铁基剂和氧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第一废水;
水解:向所述第一废水中投加碱类进行水解反应,调节pH值至7-9之间,得到第二废水;
吸附:向所述第二废水中投加吸附剂,得到第三废水。
固液分离:向所述第三废水中投加絮凝剂,沉降后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沉渣,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回收利用或对外排放。
优选的,在所述预处理过程中,通过无机酸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4-8之间。
因为氧化反应在酸性环境中效果显著,所以废水必须是弱酸性。
水解反应的目的就是调节体系pH值,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和外排水pH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瑞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瑞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