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1980.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理;王小娟;宋娜;魏怡;苏保卫;高从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61/02;B01D61/14;B01D67/00;C01B32/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俊峰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交联 氧化 石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组装‑交联‑分散法制备的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首先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在交联剂的作用下,通过压滤的方法过滤后经加热交联,最后将交联自组装的氧化石墨烯进行超声和透析处理得到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该方法条件温和,无需较复杂的特殊超低温合成设备,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稳定性,且环境友好。同时将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作为纳米填充材料添加于聚酰胺反渗透膜中,具有良好的截盐率和水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可作为纳米填充材料添加于聚酰胺反渗透膜中。
背景技术:
氧化石墨烯,可被看作是石墨烯的氧化衍生物。它保持了石墨烯原本的蜂窝片层结构,并且表面和边缘具有大量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官能团。这些活性官能团不仅赋予了氧化石墨烯良好的水溶性及负电荷性,且易于发生化学反应,为实现交联及改性提供反应位点。因而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高透明度等特性,这使其在光电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中国专利CN103964421A公开了一种多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产物是以碳源为原料,然后加入还原剂,置于-40~-60℃的低温冷却液搅拌反应1~2h合成的。该方法存在合成步骤简单及后处理简便的优点,但其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提供较复杂的特殊超低温合成设备。另外,实验研究发现,多层氧化石墨烯的稳定性较差,难以作为一种可控的纳米材料。
近年来,氧化石墨烯在反渗透膜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是其都是将氧化石墨烯直接加入到铸膜液中,或者在分离层表面构建单层的氧化石墨烯(CN103736400B),并不能很好地形成水分子通道。本课题组前期将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超滤膜过滤得到含有多层氧化石墨烯的纳滤膜(CN103706246B),由于氧化石墨烯之间以及氧化石墨烯与超滤基体之间都是物理作用,因此,制作的膜材料不耐压,超过一定压力,氧化石墨烯层容易脱落,只能作为纳滤膜,且截留率难以提高,多层氧化石墨烯构建的相对有序的水分子通道难以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多层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组装-交联-分散的方法制备多层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解决了现有合成方法中需要较复杂的特殊超低温合成设备以及多层氧化石墨烯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多层氧化石墨烯难以作为反渗透膜分离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由交联剂将氧化石墨烯层层交联,形成纳米级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得到混合溶液,用超滤膜过滤混合溶液;
(2)将步骤(1)中得到带有截留产物的超滤膜置于烘箱中,在40~65℃进行交联反应1~3h;
(3)采用超声将步骤(2)得到的交联产物从超滤膜表面脱除,然后将超声后得到的溶液进行透析处理24~72h,即得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所述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
步骤(1)中氧化石墨溶液的浓度为0.1-0.2mg/ml,交联剂与氧化石墨烯的的质量比0.1~0.5:1,所述交联剂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或间苯二胺等带有两个以上能与氧化石墨烯上含氧官能团反应的基团的单体。
步骤(2)中交联温度优选为55~60℃,交联时间优选为1.5~2h;
步骤(3)中超声功率为15~30W,超声时间为10~60min,透析时间优选为30~50h。
所述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用于反渗透膜的制备,具体是:将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加入水相中,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
此外,所述多层交联氧化石墨烯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