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压紧机构及具有其的锁模装置、制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1994.7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峰;王占军;张鱼;杨明顺;肖旭东;王权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08 | 分类号: | B30B1/08;B30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压紧 机构 具有 装置 制芯机 | ||
本申请涉及制芯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模具压紧机构及具有其的锁模装置、制芯机,压紧机构包括:基体;安装于基体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压紧模具的压紧件;及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增力杠杆,增力杠杆的支点铰接于基体;连杆机构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机构和压紧件之间,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力放大后传递至压紧件。在进行制芯时,两个模具对齐合拢后,启动该压紧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利用具有增力杠杆的连杆机构将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力放大后传递给压紧件,并通过压紧件将模具压紧,第一驱动机构仅需要输出较小的力就能使模具获得较大的压紧力,实现在能耗较小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压紧力压紧模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芯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模具压紧机构及具有其的锁模装置、制芯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芯机在压紧力较小时,模具在内部应力下容易爆模,如果动力机构输出较大的压紧力,则整机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模具压紧机构及具有其的锁模装置、制芯机,以在能耗较小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压紧力。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压紧机构,其包括:
基体;
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体;
压紧件,用于压紧模具;
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增力杠杆,所述增力杠杆的支点铰接于所述基体;所述连杆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压紧件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力放大后传递至所述压紧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具压紧机构,在进行制芯时,两个模具对齐合拢后,启动该压紧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利用具有增力杠杆的连杆机构将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力放大后传递给压紧件,并通过压紧件将模具压紧,第一驱动机构仅需要输出较小的力就能使模具获得较大的压紧力,在制芯时,第一驱动机构始终保持加压状态,防止制芯时两个模具之间的内部压力将模具分离爆模,实现在能耗较小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压紧力压紧模具的效果。
并且当压紧力需要增大时,由于连杆机构的放大作用,第一驱动机构提供的输出力仅需要增大较小的值就能够使压紧力的值增大至较大,故通过设置上述连杆机构,压紧机构提供的压紧力的可调节范围大大增加,方便调节压紧力,压紧机构可以适用更多的压紧要求,适用性提高。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一增力杠杆、第二连杆和第二增力杠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增力杠杆与所述压紧件铰接,所述第一增力杠杆的支点和所述第二增力杠杆的支点分别与所述基体铰接。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增力杠杆和第二增力杠杆,并使用第一连杆连接第一增力杠杆和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使用第二连杆连接第一增力杠杆和第二增力杠杆,第一增力杠杆和第二增力杠杆的两端连接点分别具有足够的自由度,以便于通过常规的动力输出机构如气缸、电缸、液压缸等向第一增力杠杆提供输出力,并使第一增力杠杆和第二增力杠杆能够传动。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直线移动并通过第一连杆向第一增力杠杆传递输出力,第一增力杠杆将该输出力放大M倍后通过第二连杆传递给第二增力杠杆,第二增力杠杆将放大至M倍的力再次放大N倍后传递给压紧件,通过上述过程,最后压紧件受到并传递给模具的压紧力为第一驱动机构提供的输出力的M乘以N倍,因此通过设置上述连杆机构可以将进一步减小第一驱动机构的能耗,或是在能耗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压紧力。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增力杠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增力杠杆的长度。
通过设置第一增力杠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增力杠杆,以使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行程大于压紧件的行程,使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行程与压紧件的行程的比值能够大于力的放大倍数,便于实现力放大和压紧力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