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272.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6 | 分类号: | G01J5/06;G01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线夹 滑轨电机 监测设备 两根导轨 丝杆电机 导轨盒 丝杆 转轴 温度检测系统 温度检测装置 滑轨支架 设备本体 底座 热释电传感模块 监控中心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固定设置 监控中心 控制模块 平行设置 旋转电机 在线监测 转动设置 固定杆 实时性 旋转轴 测线 导轨 申请 平行 监测 | ||
1.一种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温度检测装置和监控中心(8),所述线夹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滑轨支架(1)、滑轨转轴(2)、滑轨(3)、滑轨电机(4)、丝杆电机(5)、丝杆(6)、监测设备(7),其中,
所述滑轨支架(1)包括两个平行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同一端相对垂直固定设置有所述滑轨转轴(2);
所述滑轨(3)包括两根平行的导轨(31)和设置在两根所述导轨(31)两端的导轨盒(32),其中一端的导轨盒(32)固定设置有所述滑轨电机(4)和丝杆电机(5),两根所述导轨(31)之间平行设置有所述丝杆(6),所述丝杆(6)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丝杆电机(5)连接,所述导轨盒(32)转动设置在所述滑轨转轴(2)上,所述滑轨电机(4)与所述滑轨转轴(2)传动连接;
所述监测设备(7)包括底座(71)和设备本体(72)、旋转轴(73)和旋转电机(74),所述底座(71)穿设在两根所述导轨(31)和丝杆(6)上,所述底座(71)和设备本体(72)之间穿设有所述旋转轴(73),所述旋转轴(73)与所述导轨(31)垂直,所述旋转轴(73)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所述旋转电机(74);
所述设备本体(72)包括控制模块(721)和与所述控制模块(721)连接的热释电传感模块(722)、电源模块(723)和无线通信模块(724);
所述监测设备(7)、滑轨电机(4)和丝杆电机(5)均与所述监控中心(8)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本体(72)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模块(725),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模块(725)与控制模块(72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7)的设备本体(72)还包括红外滤光片(726),所述红外滤光片(726)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72)的外壳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8)包括位置监测单元,所述位置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滑轨电机(4)和旋转电机(74)的脉冲信息,以及所述丝杆电机(5)的转轴转动圈数,根据所述滑轨电机(4)的脉冲信息得到所述滑轨(3)的转动角度,根据所述旋转电机(74)的脉冲信息得到所述设备本体(72)的转动角度,根据所述丝杆电机(5)的转轴转动圈数得到所述监测设备(7)在所述丝杆(6)上的移动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电机(4)、丝杆电机(5)和旋转电机(74)均为伺服电机。
6.一种线夹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将线夹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到待测线夹的下方;
控制旋转电机将设备本体旋转至朝向所述待测线夹;
控制滑轨电机对所述滑轨保持旋转,通过监测设备对所述待测线夹进行扫描检测,得到一次温度;
判断所述一次温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如果所述一次温度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控制丝杆电机将所述监测设备在导轨上移动预设距离;
控制所述滑轨电机对所述滑轨保持旋转,通过所述监测设备对所述待测线夹进行扫描检测,得到二次温度;
判断所述二次温度是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如果所述二次温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待测线夹温度正常;
如果所述二次温度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待测线夹温度异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一次温度信号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之前还包括:
测量所述监测设备所处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夹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一次温度信号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一次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2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