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阳极泥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635.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庆长;史静;谢鹏;钱瑞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代理公司: | 34109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44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阳极泥 混合熔剂 钡离子 硫酸钡 碳酸钡 转化 熔点 盐酸溶液酸化 无水碳酸钾 无水碳酸钠 定量测定 含量计算 盐酸酸化 冶炼领域 有机试剂 高熔点 显色剂 检测 混匀 碱熔 难溶 熔融 易溶 溶解 污染 开发 |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阳极泥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先用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钾混合熔剂与铜阳极泥混匀熔融,将铜阳极泥中的钡从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再用盐酸酸化将钡转化为钡离子,通过检测溶液中的钡离子的含量计算出铜阳极泥中钡含量。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向铜阳极泥中加入Na2CO3‑K2CO3混合熔剂碱熔,使之发生Na2CO3+BaSO4=BaCO3+Na2SO4、K2CO3+BaSO4=BaCO3+K2SO4反应,将高熔点难溶的硫酸钡转化为易溶的碳酸钡,用盐酸溶液酸化溶解,使其转化为钡离子,进而采用常规方法如ICP‑AES法进行定量测定,即可计算出铜阳极泥中钡含量。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型混合熔剂,熔点低、原料价低易得,不仅钡含量的检测更精准,方法简单、成本低,避免了显色剂等有机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阳极泥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铜阳极泥是一种重要的铜冶炼工业副产品,因其中含有金、银、铂、钯等多种贵金属和铜、铋、铅、硒、碲等有价元素,故铜阳极泥的综合回收利用日益受到关注。
铜阳极泥中钡含量是贵金属处理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由于铜阳极泥是在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在铜电解过程中,铜阳极板表面附着的硫酸钡(阳极板浇铸脱模剂)大部分脱落进入铜阳极泥中,所以铜阳极泥中钡主要以硫酸钡形态赋存,且钡含量高达5~20%左右。
钡含量过高,对铜阳极泥的处理具有如下影响:第一,在铜阳极泥处理的浸出预脱铜工序中,由于硫酸钡与铜阳极泥相比粒径大、比重大,容易在预浸槽底部沉积,导致物料输送过程管道、槽底阀门严重堵塞,作业人员需不定期对预浸槽、管道拆解清理,大大增加岗位工作量、降低生产效率;第二,硫酸钡熔点高达1600℃,含大量硫酸钡的干燥脱铜泥进入卡尔多炉冶炼,不易熔融,消耗大量柴油,造成炉况恶化、冶炼成本增大;第三,排渣时,大部分未熔融的硫酸钡渣包裹干燥脱铜泥一起排出,因渣流动性较差,导致渣和贵铅分离不清,最后会出现渣难以放出或渣含金银较高而导致金银回收率低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种准确测试方法实现钡的定量分析,为铜阳极泥的处理过程提供事先预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钡量的测定常用方法有比浊法、分光光度法、置换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ICP法、间接滴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但这些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水、硅铝钡钙合金、硅钡合金、润滑剂、钒钛高炉渣、土壤、重晶石等物料中钡含量的测定,而铜阳极泥成分复杂,其中钡主要以硫酸钡形态存在且含量高,硫酸钡是一种高熔点、难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稳定化合物采用上述现有的方法并不适合铜阳极泥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阳极泥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检测铜阳极泥中钡的含量,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阳极泥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先用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钾混合熔剂与铜阳极泥混匀熔融,将铜阳极泥中的钡从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再用盐酸酸化将钡转化为钡离子,通过检测溶液中钡离子的含量计算出铜阳极泥中钡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