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热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2916.9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英;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众联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53/02;C08K13/06;C08K9/12;C08K3/04;C08K7/14;C08K3/2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热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分子复合热熔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模压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结构型玻璃纤维,填料,色糊以及助剂。具体制备工艺包括:将色糊,助剂,模压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以及填料混合,得到树脂糊;将树脂糊与结构型玻璃纤维压合后熟化。本发明高分子复合热熔材料各项力学性能优异,既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还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满足加工和使用需求;同时,材料的尺寸稳定、精度高,线性膨胀系数≤16×10‑6/K,即使在高温或者酷寒条件下,产品都几乎不会发生变形,耐候性优异。本发明材料一次良品率高,基本没有报废品;进一步加工成产品的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分子热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向着轻量、节能、环保、美观等方向的发展,各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中所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织物等多种材料。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性能优异、设计空间大,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因而在车辆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使得汽车在轻量化和低排放等多个方面获得了突破,也成为了汽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
玻璃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重量轻、设计自由、隔热隔音性能好,成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滑,以及拉伸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等多种优异的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在一些汽车轻型化构件中。
现有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虽然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性能,然而大部分市售产品的韧性较低,这也导致了材料的使用寿命短、而且易于变形,同时,现有的生产工艺的不足也导致了材料的废品率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也无法达到较高水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热熔材料,所述的高分子热熔材料具有刚性高,韧性好,且耐候性优异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高分子热熔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成品率高,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高分子热熔材料在汽车部件制备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热熔材料,所述高分子热熔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模压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结构型玻璃纤维,填料,色糊以及助剂。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高分子热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色糊,助剂,模压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以及填料混合,得到树脂糊;将树脂糊与结构型玻璃纤维压合后熟化,得到高分子热熔材料。
同样的,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汽车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高分子热熔材料经压制后,得到汽车部件;优选的,压制的温度为130~150℃,压制的压力为7~14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高分子热熔材料各项力学性能优异,既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满足进一步的加工和使用需求。
(2)本发明材料的尺寸稳定、精度高;同时,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16×10-6/K,因而即使在高温或者酷寒条件下,产品都几乎不会发生变形,耐候性优异。
(3)本发明材料的流动性好,能够进一步加工得到各种尺寸和规格的汽车部件;同时,由于材料中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均匀分布,因而即使结构设计复杂,也不会有产品中存在机械强度薄弱处情况的出现。
(4)本发明材料阻燃性能好,能够达到难燃甚至不燃烧的等级要求。
(5)本发明材料一次良品率高,基本没有报废品;进一步加工成产品的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众联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众联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