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茶叶的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980.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L5/20;B01F7/00;B01F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烘干装置 烘干箱 加热室 石英管 散热器 传送带 多酚氧化酶活性 烘干箱顶部 条形散热片 震动 茶叶细胞 体积缩小 保存期 加热丝 进料斗 挥发 环布 去除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茶叶的烘干装置,属于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烘干箱、震动散热器、加热室,烘干箱顶部连接有进料斗,烘干箱下方设有震动散热器,烘干箱内部设有加热室,加热室上方设有至少2组传送带,传送带内部设有石英管,石英管上连接有加热丝,石英管外侧环布有条形散热片。本装置能有效的消除茶叶细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去除茶叶水分,从而使茶叶水分充分挥发体积缩小.不仅保存了茶叶内各种营养成分,同时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存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叶生产过程中,烘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烘干,能够降低茶叶中的含水率,避免后期炒干过程中茶叶粘结或易粘结锅壁。目前的茶叶烘干机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的烘干机都是一次烘干,并且烘干过程中挥发的蒸汽容易使茶叶变得潮湿,达不到所需要的烘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的烘干装置,能有效的消除茶叶细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去除茶叶水分,从而使茶叶水分充分挥发体积缩小.不仅保存了茶叶内各种营养成分,同时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存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茶叶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震动散热器、加热室,烘干箱顶部连接有进料斗,烘干箱下方设有震动散热器,烘干箱内部设有加热室,加热室上方设有至少2组传送带,传送带内部设有石英管,石英管上连接有加热丝,石英管外侧环布有条形散热片。本装置通过两个阶段对茶叶进行烘干,有效的去除了茶叶内多余的水分,同时还有较好的抑菌、杀菌的效果,第一个阶段将茶叶从进料斗中倒入,湿度较大的茶叶会掉至传送带上,设于传送带内部的石英管会发出热量,石英管外侧的散热片能快速的向上蒸腾,对茶叶进行初步烘干,茶叶经过两个传动带后会由导流板导流至加热室内进一步烘干,第一阶段的烘干过程较快不能完全把水分蒸发,由于在传送带上茶叶是处于静止状态,烘干面也够均匀,可通过第二阶段的烘干将茶叶全面烘干,烘干后的茶叶有较好的品质且有效的延长了茶叶的保存期限。
作为优选,传送带两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连接烘干箱侧壁,左侧的导流板下方的烘干箱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两侧的导流板长短不一,左侧导流板正对加热室上方能很好的将茶叶引置加热室内,将出风口设置在左侧导流板下方,一方面能加快石英管发出热量的上升速度,加速茶叶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能在导流板导流茶叶时对茶叶有少许的吹动作用,避免茶叶进入加热室后出现堆积现象。
作为优选,震动散热器安装于底板上方,震动散热器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通过连接杆连接烘干箱,支撑柱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控制烘干装置的烘干时间及加热室内搅拌轴的搅拌速度,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有效的烘干参数对茶叶的品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震动散热器与支撑柱之间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安装于安装板上方,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送风管,送风管顶部连接烘干箱。鼓风机向烘干室内吹风会与石英管所产生的热量混合,并在烘干室内循环流动,确保了烘干箱内的温度长期处于平稳状态,保证了茶叶烘干后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红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菊花茶生产用的杀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