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近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3673.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上平祥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G01S17/04;G01S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日本国京都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近 传感器 | ||
1.一种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光部,对检测对象照射光;第1受光部,具有第1串扰特性并检测来自第1检测范围内存在的检测对象的外部反射光;第2受光部,具有不同于所述第1串扰特性的第2串扰特性并检测来自比所述第1检测范围更远的第2检测范围内存在的检测对象的外部反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向所述第2受光部的内部反射光及内部泄漏光遮断的第1遮光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向所述第1受光部的内部反射光及内部泄漏光减少的第2遮光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到透过窗的距离长于所述第1受光部到所述透过窗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到所述发光部的距离长于所述第1受光部到所述发光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的输出累积时间长于所述第1受光部的输出累积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的输出累计次数多于所述第1受光部的输出累计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利用TOF[Time-of-Flight]方式判定检测对象是否存在于所述第2检测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所述第1受光部、及所述第2受光部分别形成于独立芯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及所述第1受光部形成于共用芯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受光部及所述第2受光部形成于共用芯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发光部、所述第1受光部、及所述第2受光部形成于共用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检测范围为0~5cm且所述第2检测范围为3~60cm。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遮光壁设置至高于所述第1受光部的上表面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设置在低于所述第1受光部的下表面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2或15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受光部设置在低于所述第1遮光壁的下表面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遮光壁的下表面与供形成所述第2受光部的芯片的上表面相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剖面观察下,供形成所述第1受光部的芯片、供形成所述第1遮光壁的结构构件、及供形成所述第2受光部的芯片纵向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剖面观察下,供形成所述发光部的芯片、供形成所述第1遮光壁的结构构件、及供形成所述第2受光部的芯片纵向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6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