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RDP-EC-16029的分离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3906.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新永;李先胜;马如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26622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大肠杆菌噬菌体 rdp ec 16029 分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RDP‑EC‑16029的分离及应用,该噬菌体宿主为禽大肠杆菌E10,该噬菌体在双平板上能形成直径在0.5‑1毫米的噬菌斑;透过电镜观察噬菌体有一个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包裹着核酸,直径约70nm,有一个长约120nm的尾,有尾鞘,颈部连着头部和尾部,为有尾病毒目肌尾病毒科;该噬菌体在pH6.0−9.0范围能维持较好的活性,在pH为8.0时,噬菌体效价最高;在30‑40℃效价基本不变;可高效感染宿主菌禽大肠杆菌E10,对养殖环境中禽大肠杆菌E10具有强裂解效用,为工业化生产噬菌体用于养殖环境中禽大肠杆菌E10的防治提供了噬菌体来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RDP-EC-16029的分离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畜禽饲养场呈急剧上升趋势,因此导致饲养密度过大、养殖环境下降等多种问题的出现,使致病菌大量增殖,降低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已非常普遍,虽然抗生素治疗有显著效果,但是使用抗生素后动物产生的耐药性也非常显著,超级细菌的出现就是抗生素滥用产生的严重结果之一。现在各国均意识到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在发达国家无抗养殖已经开始流行,瑞典早在1986年迈出第一步,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丹麦也陆续禁止了多种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欧盟在2006年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随着我国出台的有关政策,无抗养殖已经成为大趋势。早在2000年,我国就有人研究无抗养殖,通过乳酸菌技术、中兽药技术等的应用,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抗养殖,近年来,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无抗饲料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养殖效益等原因,未能大规模推广。
对于细菌性疾病,噬菌体治疗有显著效果。1896年,英国科学家Ernest Hankin首次报道了微生物中存在某种抗菌活性物质的现象。两年后,俄罗斯微生物学家NikolayGamaleya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观察到了类似现象。1915年英国科学家Frederick Twort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首次发现菌落上有透明斑出现,并将这一现象解释为病毒感染。1917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Felix d’Herelle将这些抗菌活性物质解释为由寄生在细菌中的病毒引起的,并正式命名为噬菌体,噬菌体的研究也由此开始。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病毒制剂的接受度较低,随着二战期间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出现,科学家们对噬菌体疗法基本放弃研究,开始投入到抗生素研究的洪流中,从1950年-1980年,关于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研究陷入了停顿。1980年后,超级细菌的出现,再加上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人们又重新将目光投回到噬菌体治疗上。
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具有很多优势。例如,起效快,2-4小时就能杀死病原菌,缓解症状,改善养殖动物的精神状态;对养殖动物安全,噬菌体特异性强,只能杀死相对应的病原菌,对动物肠道有益微生物不会有副作用,因此不会破坏肠道菌群,而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会导致微生态失衡,引起机会性感染甚至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环境友好,噬菌体是宿主依赖性的,只有在宿主存在时才会发生作用,随着宿主的死亡而死亡,不会在体内残留;防止细菌耐药性,噬菌体作用机制与抗生素不同,治疗效果不受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基本没有副作用,长期以来,噬菌体在人体、动物、食品中的应用已经有了悠久历史,很少有严重的副作用。
本发明在于相应国家全面禁抗的号令,解决细菌耐药性,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从禽粪便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为禽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治疗禽大肠杆菌病的,安全可靠的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RDP-EC-16029,噬菌体RDP-EC-16029被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7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196,并提供一株生产该噬菌体的病原菌E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噬菌体在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中的应用,提供该病原菌在生产该噬菌体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