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4679.X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傅敏;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B01J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心单元 光催化 空气净化器 金属圆筒 光触媒 空气净化装置 过滤机构 发光带 壳体 金属圆筒内壁 光催化涂料 颗粒污染物 六偏磷酸钠 空气净化 光催化剂 硅丙乳液 外壁侧面 有效降解 病毒体 出风口 硅藻土 进风口 矿化 滤除 水制 缠绕 污染物 拦截 体内 | ||
1.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包括设置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10)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且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的第一过滤机构(2)、第二过滤机构(3)、第三过滤机构(4)、光催化核心单元(8)、第四过滤机构(5)和第五过滤机构(6);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电路外接线路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空气分散机构(9);所述空气分散机构(9)分别设置在光催化核心单元(8)与第三过滤机构(4)和第四过滤机构(5)之间;所述空气分散机构(9)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核心单元(8)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圆柱体(11)、第一金属圆筒结构(12)、第二金属圆筒结构(13)和第三金属圆筒结构(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1)的半径为1~2cm;所述圆柱体的材料为PP或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圆筒结构(12)、第二金属圆筒结构(13)和第三金属圆筒结构(14)的内壁均设置有光催化涂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涂料层的光催化涂料由类石墨相氮化碳/碳酸锶即g-C3N4/SrCO3光催化剂、硅丙乳液、硅藻土、六偏磷酸钠和水按g:mL:g:g:mL计为10~16:16~24:4~8:0.5~1.4:500~1500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涂料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制得的光催化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喷到金属圆筒的内壁上,干燥后即得;
所述光催化涂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六偏磷酸钠加入水中并超声,然后加入g-C3N4/SrCO3光催化剂并超声,再加入硅藻土并搅拌,最后加入硅丙乳液并超声,即得光催化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核心单元(8)还包括发光带(15);所述圆柱体(11)、第一金属圆筒结构(12)和第二金属圆筒结构(13)的外壁侧面上均缠绕有发光带(15);所述发光带(15)的一端与电路外接线路口(7)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圆筒结构(12)、第二金属圆筒结构(13)和第三金属圆筒结构(14)的侧面均设置有通孔(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第二过滤机构(3)、第三过滤机构(4)、第四过滤机构(5)和第五过滤机构(6)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3)和第四过滤机构(5)均为活性炭纤维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机构(4)和第五过滤机构(6)均为HEPA高效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4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用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直接蒸发式冰蓄冷制冷系统